(一)概述CT在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能够大大缩短扫描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不仅使得MSCT能够进行多期扫描,而且可以在结直肠强化的最佳时间进行扫...[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概述CT在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层螺旋CT(MSCT)扫描能够大大缩短扫描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图像质量;扫描速度快、扫描时间短,不仅使得MSCT能够进行多期扫描,而且可以在结直肠强化的最佳时间进行扫...[继续阅读]
20世纪90年代初,螺旋CT的问世是CT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螺旋CT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容积采集,可以获得冠状、矢状和其他任意角度的斜位图像。与以前的序列扫描相比,螺旋扫描时间大大缩短。但是,单层螺旋CT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继续阅读]
MRI于20世纪80年代应用于临床。早期的MRI由于成像时间长、无法克服胃肠道的蠕动和呼吸运动的影响,较少应用于胃肠道的检查。近年来,随着MRI设备的快速更新,快速扫描、脂肪抑制、屏息快速动态增强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线圈(腔内线...[继续阅读]
结直肠癌MRI表现为肠壁的局限性或全周肠壁弥漫性不规则增厚和伴有蕈伞状肿块,管腔不规则狭窄。平扫T1WI呈等信号,T2WI肿瘤为高或稍高信号,信号比肌层高比黏膜下层信号低;如果为黏液腺癌,T2WI则呈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脂肪抑制扫...[继续阅读]
结直肠癌术后易复发。鉴别术后复发与术后纤维瘢痕形成,在结直肠癌治疗中有重要意义。诊断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标准是:T2WI病灶为圆形或椭圆形高信号,呈膨胀性改变;T1WI为低信号,有强化效应,且强化的病灶部分占整个病灶40%以上。结...[继续阅读]
结肠直肠癌原发灶的FDGPET/CT显像研究较少,目前的报道显示其临床使用价值还存在争议。Yasuda对1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进行了FDGPET显像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发现随着腺瘤型息肉体积的增大,FDGPET显像的灵敏度随之提高...[继续阅读]
尽管近几年来结肠直肠癌在手术切除和非手术治疗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术后结肠直肠癌发生远处转移还是很常见,发生率为37%~44%,而且大多发生在术后2年内。术后结肠直肠癌转移的原因部分在于术前分期不准确。研究证实,目前常...[继续阅读]
对于局部肿瘤复发的结肠直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只有35%。对于术后患者而言,由于解剖结构的改变及纤维组织的增生,传统的影像学方法对于局部肿瘤的复发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而FDGPET显像与CT相比对于局部肿瘤复发的检测有着更高...[继续阅读]
FDGPET/CT显像能在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发生改变以前检测病变组织细胞的糖代谢的改变。其原理是病变组织细胞膜上有大量的糖蛋白转运体的表达,而且病变组织的糖酵解率比较高,因而摄取大量的FDG呈高放射性分布,有利于病变的早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