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法(blotting)又称转移电泳,是一种将待分离物质转移到固相支持物(如硝酸纤维素膜或PVDF膜等)上,经过与相应探针作用的一种新方法。1975年,Southern创造了将DNA区带原位转移到硝酸基纤维素膜(NC膜)上,再进行杂交的方法,被称为Southe...[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印迹法(blotting)又称转移电泳,是一种将待分离物质转移到固相支持物(如硝酸纤维素膜或PVDF膜等)上,经过与相应探针作用的一种新方法。1975年,Southern创造了将DNA区带原位转移到硝酸基纤维素膜(NC膜)上,再进行杂交的方法,被称为Southe...[继续阅读]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一类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以高压直流电场为驱动力的新型液相分离技术。毛细管电泳实际上包含电泳、色谱及其交叉内容,它使分析化学...[继续阅读]
琼脂糖凝胶电泳(agraose gel electrophoresis,AGE)是用琼脂糖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主要用于研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物质。一、原理利用琼脂糖电泳分离和分析核酸的基本原理是电荷效应和分子筛效应(分离小分子物质时无此效应)。当...[继续阅读]
利用光作用于物质后所产生的发射光、吸收光、散射光等光谱学特性能够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这一技术常被称为光学光谱分析法。随着光学、数学、电子学、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化学、生物...[继续阅读]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从360nm(紫色)到760nm(红色),范围在200~360nm的光是近紫外光,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metry),也称为紫外-可见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继续阅读]
一、荧光的产生如前所述,物质吸收光量子能量后被激发,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分子不稳定,可通过多种途径释放多余的能量返回基态,发射荧光是其中的一种途径。物质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回到基态时所发射出的光称...[继续阅读]
DNA重组技术是在分子水平对基因进行体外操作,因而也称为分子克隆(molecular cloning)或基因克隆。所谓克隆是指通过无性繁殖过程所产生的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群体;而分子克隆是指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既定的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继续阅读]
常见的分子克隆中所需的基因片段制备方法包括通过基因组文库分离、筛选基因,cDNA文库分离、筛选基因,人工合成基因和应用PCR获取目的基因等。一、通过基因组文库分离、筛选基因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是指用基因克隆的方法保...[继续阅读]
所谓载体(vector)是指能在连接酶作用下和外源DNA片段或基因连接,并运送DNA分子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目前用于分子克隆的载体种类繁多,包括在大肠杆菌中使用的质粒(pBR322、pUC18/pUC19)、噬菌体载体(λ噬菌体、M13)、酵母人工染色体...[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