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0%~60%,普通外科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9%,其中胃肠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病率更是高达43.6%。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不良问题,学者们开发了多达40种以上的评估工具,本节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国内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20%~60%,普通外科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3.9%,其中胃肠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病率更是高达43.6%。为及时发现和处理营养不良问题,学者们开发了多达40种以上的评估工具,本节仅...[继续阅读]
营养风险筛查是营养评估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及时发现存在的营养风险问题,以便及时处理,改善临床结局。营养风险是指实际或潜在的营养和代谢状态下,疾病或手术的结局好转或恶化的概率,因此,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继续阅读]
营养治疗作为医学治疗的基础工作之一,和其他临床工作一样,需要有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为此各国制定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流程以规范治疗。本节参考美国ASPEN推荐流程,制定流程图(图1-1)。该流程可简称为SADIM,即首先要对患者进...[继续阅读]
前文提到,一旦发现患者有营养问题,在经过病情评估后,就需要实施营养干预,除膳食营养外,主要干预措施即为肠内、外营养,其选择的原则主要是根据胃肠道的功能,只要肠道有功能,首选肠道营养。有关胃肠道功能的评估,是一项非常...[继续阅读]
人类开展肠内、外营养治疗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真正开始成功实施并得以发展的年代是20世纪,因此,有人提出临床营养是20世纪医学进展的重大里程碑之一。肠外营养曾被称为静脉营养,按照其供给途径主要分为中心和周围静脉营养。本...[继续阅读]
广义来讲,经口进食也是肠内营养的一种方法,一般文献所指肠内营养即经胃肠道由管饲提供营养的一种方法。目前认为只要肠道有功能,就使用肠内营养,我国学者还提出,哪段肠道有功能就使用哪一段。目前研究证实给予肠内营养的意...[继续阅读]
患者,男性,71岁,因“便血伴体重下降1个月”入院,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起病以来,食欲可,近1个月来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多年,服用氨氯地平5mg,每天1次,血压控制良好。身高168cm,体重55kg,BMI=19.5kg/m2,平素体重为60kg,T:36.8℃...[继续阅读]
心血管疾病术前风险评估分级:①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180/110mmHg)。②中危。缺血性心脏病史、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失代偿史、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糖尿病及肾功能不全。③低危。年龄>70岁、心电...[继续阅读]
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pulmonarycomplications,PPC)包括肺栓塞、肺不张、肺炎、胸腔积液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呼吸衰竭及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等。国内较为常用的肺部并发症判断指标:①发热(体温≥38℃,持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