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 列表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共有 109 个词条内容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源流及发展概况

    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内容包括疮疡病、肛肠病和外科杂病等。在中医学发展史上,跌打损伤、金刃刀伤、眼病、耳鼻喉病、口腔病、皮肤病等,曾属于外科范围,由于医学的发展,分工愈来愈细,以上各病都先后归属于...[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一节 疾病命名

    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有一定规律可循,一般按疾病的发病部位、穴位、脏腑、病因、症状、形态、颜色,以及疾病的特性、范围大小、传染性等来命名。以部位命名者,如发于两颈的颈痈,发于两腮的痄腮,生于两颧的颧疔,生于肛旁的肛...[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二节 分类释义

    外科疾病的分类,最早见于《灵枢·痈疽》篇。以壅为痈,以阻为疽,痈疽总是气血稽留、营卫不通之病,统言一切外科疾病。近人张山雷以为痈疽是外疡笼统之名字。《灵枢》又以大而浅者为痈,深而恶者为疽,合脏腑而分论之。后人又以...[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一节 致病因素

    中医外科病因学说,早在《黄帝内经》中已初步形成。《灵枢·舌版》篇云:“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因而饮食,筋脉横解,肠澼...[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二节 发病机理

    中医学认为,人体健康是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的生理功能正常,全身气血充足流畅,阴阳相互协调平衡的状态,即“阴平阳秘”。当人体在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经络,四肢百骸等生理活动异常,气血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导致阴阳失调...[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一节 四诊在中医外科学上的应用

    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必要手段,是辨病与辨证正确与否的先决条件。望、闻、问、切四诊,是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了解疾病在人体各方面的病理表现,这些临床表现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所以,历来临床家都主张四...[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二节 辨阴证阳证

    中医外科历来除重视辨病外,特别强调辨证,以为只有辨证,才能抓住疾病的即刻本质,抓住动态变化中的相对静止,而从根本上指导临床施治。目前,中医外科临床中常用的有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部位辨证、经络辨证、...[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三节 辨中医外科常见证候

    外科疾患其局部多有不同程度的自觉症状与他觉症状,如肿、痛、痒、脓、麻木、溃疡等,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不同,程度相异,因此,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全面分析,就可以辨清疾病的成因、性质,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治则。《疡科纲要·外...[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四节 辨经络部位

    《外科大成·经络大略》说:“人生之有经络,犹地理之有界分,治病不知经络,犹捕盗不知界分。”又说:“惟经络一明,然后知症见何经,用何经之药以治之,了然无谬。”喻嘉言《医门法律·一明络脉之法》也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

第五节 辨善恶顺逆

    辨善恶顺逆,就是判断外科疾病的预后好坏,这在外科辨证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正如《外科精义·辨疮疽善恶法》说:“疮疽证候,善恶逆从(顺),不可不辨。”五善七恶学说最初见于宋《太平圣惠方》,迨至明《外科正宗》始创立了五...[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