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西戎族国名。秦厉公十六年(前461)“灭大荔,取其地”,改为临晋。汉置临晋县。晋恢复大荔名。今陕西省大荔县。...[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古代中国人和中亚各地对罗马帝国的称呼。《后汉书》、《魏略》、《晋书》、《魏书》等中国史籍均曾提及或介绍。中亚各族对此国名则保留在众多的药名中。中国史籍又有犁靬、海西国等诸异称。西汉武帝时即有大秦幻人(魔术...[继续阅读]
古族名。分布于陕西、甘肃交界处,春秋时期,人多势众,筑城数十,半农半牧,其首领自称为王。与秦国相邻,双方时战时和。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为秦所并,秦在其地设陇西、北地、上郡,遗民即以义渠为姓,另有残部逃往居延海,以公孙...[继续阅读]
中国汉朝人对阿拉伯半岛的称呼,语源来自波斯语。自张骞通使西域后,中国人对阿拉伯半岛的情况才有所了解。《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拾遗记》及《通典·条支》都对此有概略的记载。东汉...[继续阅读]
古代中国人对罗马帝国和东罗马的称呼之一。《史记·大宛列传》、《魏书》、《北史》译作黎轩,《汉书》、《魏略》译作犂靬,《后汉书》、《晋书》译作犂鞬。中国人何以从西汉时起即把罗马称作犂靬,现代人的推测均不一致。一...[继续阅读]
古代中国人对印度的称呼,又译作贤豆、忻都、欣都思、印毒、印都、新头、信地、辛头、新陶等。此名由印度河之名而来,在中国史籍中最早见于《史记》和《汉书》。唐朝求法僧人玄奘认为此名是印度的旧称,正确的称呼应为印度...[继续阅读]
东汉至宋朝时期中国人对印度的称呼之一,《魏略》、《后汉书》、《晋书》、《魏书》、《宋书》、《梁书》、《唐书》、《新唐书》、《宋史》及唐代新罗(朝鲜的古国)僧人皆称印度为天竺。据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载,“天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