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婚男女长期固定同居,便形成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是在父系氏族社会实行的婚制。女子脱离氏族嫁到男方,女从夫居。所生的子女改依父系计算世系。夫妻死后可以在同一氏族墓地合葬,子女死后也可以在父墓中合葬。一夫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对偶婚男女长期固定同居,便形成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制是在父系氏族社会实行的婚制。女子脱离氏族嫁到男方,女从夫居。所生的子女改依父系计算世系。夫妻死后可以在同一氏族墓地合葬,子女死后也可以在父墓中合葬。一夫一...[继续阅读]
一个男子同时娶几个女子为妻的婚姻形式。始于原始社会后期,是父权制婚姻制度的特点。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剥削阶级往往实行一夫多妻制。封建法律禁止多妻而不禁止多妾,正妻只能有一个,娶妾则不禁,纳妾的数额,是按其在...[继续阅读]
一个女子同时与几个男子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是群婚的遗俗。在古代主要在少数民族中流行,婚姻双方都属下层民众中的贫穷者。各地结婚的形式不同,一般由男方的长子出面参加婚仪,婚后形成弟兄共妻的事实。...[继续阅读]
清末中国人民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1904年12月,中国人民和旅美华侨10余万人,纷纷上书要求清政府交涉废除已经期满的歧视和虐待华工的旧约,改订新约,遭到美国政府的无理拒绝,激起中国各界人民的极大义愤。1905年5月,上海...[继续阅读]
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18日由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当面向袁世凯提出,共分五号,计二十一条。主要内容是:一、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全部权利,山东土地概不让与他国;二、承认日本...[继续阅读]
即“讨袁之役”。1913年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民主体制的战争。又称“赣宁之役”或“癸丑之役”。1913年3月袁世凯在国会召开前夕,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非法签订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继续阅读]
支持唐顺宗进行政治改革(见“永贞革新”)的主要人物。“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韩泰、韩晔、柳宗元、刘禹锡、陈谏、凌准、程异、韦执谊。革新失败后,八人同被贬为远僻地方的司马,故称“八司马”。...[继续阅读]
明末农民起义军常用的名称。崇祯八年(1635年)农民军各部首领在荥阳集会(见“荥阳大会”)。其中势力强大的有十三家,即高迎祥、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贺一龙、贺锦、许可变、李万庆、马进忠、惠登相、横天王、九条龙、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