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帝时南征北讨的所谓十大战绩。计有: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一次平定回部叛乱,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镇压林爽文领导的台湾人民起义,与廓尔喀作战两次,与缅甸、安南(今越南)各作战一次。十次出征,清朝廷都奏凯而还,故乾...[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清代乾隆帝时南征北讨的所谓十大战绩。计有:两次平定准噶尔叛乱,一次平定回部叛乱,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叛乱,镇压林爽文领导的台湾人民起义,与廓尔喀作战两次,与缅甸、安南(今越南)各作战一次。十次出征,清朝廷都奏凯而还,故乾...[继续阅读]
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1189年,铁木真被各部推举为部落首领,与扎答剌惕部首领札木合发生冲突。次年,札木合集合泰赤乌等13部共3万人进攻。铁木真亦将所部3万人分为13翼,迎战于答阑巴勒主惕。铁木真失败,但因...[继续阅读]
秦代和西汉中期采用的谪发办法,因为是对罪官和逃犯等七种人加以处罚,逼迫他们服劳役和兵役,所以称为“七科谪”。除上属两种人外,还有赘壻(过期无钱回赎的奴仆)、有市籍的商人、曾经有“市籍”的人、父母曾经有“市籍”者...[继续阅读]
南宋初年的抗金武装。建炎元年(1127年)秋,宋都统制王彦奉命率军七千渡河抗金,曾收复新乡。不久兵败,率余部转移至太行山下的共城(今河南辉县)西山,组织义军坚持抗金。不久傅选、孟德、刘泽、焦文通等19寨义军参加,发展至10多万...[继续阅读]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晋武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实权,隐伏了内乱的根源。武帝死,杨皇后之父杨骏独揽朝政。永平元年(公元291年),惠帝妻贾后密诏楚王司马玮入京杀杨骏,以汝南王司马亮辅政。不久,又让司马玮杀司马亮...[继续阅读]
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联军。19世纪末,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反帝爱国斗争。帝国主义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阴谋瓜分中国,联合大举进犯。1900年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14日...[继续阅读]
我国西周、春秋时期对社会上各类人物所确定的尊卑等级和臣属关系的制度。除自由民外,共分十等,这十等由尊到卑依次排列为: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在十等中,王、公、大夫、士四等,属于贵族;皂、舆、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