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典 > 文史知识 > 列表

三皇

    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三皇之名,初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各种史籍说法不一:(1)伏羲、神农、黄帝(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帝王世纪》);(2)伏羲、神农、女娲(《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3)伏羲、神农、...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晋

    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合称。春秋末,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各立为国,故史称三晋。《战国策·赵策》:“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三晋地包括今山西、河南及河北西南部分。...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监

    周灭商后,封纣子武庚于商旧都,利用他统治殷遗民。又把商的王畿分为卫、鄘、邶三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统治,以监视武庚。封殷都以东为卫,由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鄘,由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由霍叔监之:总称...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长制

    北魏文明冯太后以孝文帝名义颁行的一种行政制度,是与宗主督护制争夺人口、租税的重要措施。三长制就是重建乡官系统,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选择本乡“强谨”的人充当,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由于三长...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世说

    儒家公羊学派的历史观。西汉董仲舒首先提出《春秋》分十二世为三等,即“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世”是孔子亲自见到的,“有闻世”是孔子听人说的,“有传闻世”是前人传述下来的。东汉何休以此三世为“据乱世”、“...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统说

    亦称“三正说”。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统循环理论。他把夏、商、周三代的正朔,涂上神秘色彩,说夏代以寅月(农历正月)为岁首,以黑色为上色,称黑统;商代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岁首,以白色为上色,称白统;周代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岁...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分公室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瓜分公室土地财产的历史事实。孟孙、季孙、叔孙三氏,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鲁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私田的合法性,土地私...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后,曹操兵败北还,无力南顾,加强整顿内政;孙权保住江东,并向东南发展;刘备先暂借荆州,后又夺得刘璋所据的益州,站稳了脚根。这样就奠定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迫使...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河大捷

    太平军歼灭湘军精锐的重要战役之一。枞阳会议后,正当太平军与江北大营激战时,湘军曾国藩乘太平军东下,派李续宾率精锐6000人进攻庐州三河镇。三河镇是太平天国的重要军事据点和物资集中地。陈玉成奉命迅速往援,李秀成也相继...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三侵高丽

    隋炀帝大业年间对高丽(今朝鲜)的三次入侵。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杨广)进行大举远侵高丽的准备工作,在河南和江淮制造兵车5万乘,在东路海口造船3万艘,全国的陆军,无分远近,都集中于涿郡。大业八年(公元612年)二月至七月,炀帝...查看详细>>

标签:文史知识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