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世贞提出的诗歌创作的拟古方法。他在《艺苑卮言》中说:“便须铨择佳者,熟读涵咏之,令其渐渍汪洋。遇有操觚,一师心匠。”就是说,写作要在选择优秀作品“熟读涵咏”的基础上,达到“渐渍汪洋”的程度,这样写作时就可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明代王世贞提出的诗歌创作的拟古方法。他在《艺苑卮言》中说:“便须铨择佳者,熟读涵咏之,令其渐渍汪洋。遇有操觚,一师心匠。”就是说,写作要在选择优秀作品“熟读涵咏”的基础上,达到“渐渍汪洋”的程度,这样写作时就可一...[继续阅读]
元人方回对江西诗派的誉称。江西诗派鼻祖黄庭坚首倡诗学杜甫,后来陈师道、陈与义又继承发展了黄庭坚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学杜必先学黄,扩大了江西派影响。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古今诗人当以老杜、山谷、后山、简斋为一...[继续阅读]
二十世纪初法国的一个诗歌团体的主张。发起人是于勒·罗曼(1885—1972)主编《一致的生活》杂志,提倡“表现一致的和集体的生活”。主要诗人有乔治·谢讷维埃尔、亨利-马尔丹·巴尔宗、亚历山大·梅斯罗、皮埃尔·让·儒弗和修道...[继续阅读]
德国启蒙理论家赫尔德(1744—1803)认为诗是受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影响的。他举出如冷、热、温的气候,自然风景、民族和风俗习惯,以及政治(如雅典的民主制)等都与诗有着密切影响关系。另一方面他又把生物学的观点应用于艺术的构...[继续阅读]
又音译为“商籁体”。欧洲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大致有三种形式:(一)、“彼特拉克体”,由两节四行诗和两节三行诗构成,每诗句十一音节,一般为抑扬格,韵式为ABBA,ABBA,CDE,CDE或ABBA,ABBA,CDC,DED(二)、“斯宾塞体”,由三节四行诗和一...[继续阅读]
1825年俄国旧历12月14日,从俄国贵族中分化出的一小部分贵族知识分子和军官率领军队在彼得堡起义,企图推翻专制政体和农奴制度。“十二月党诗人”指参与这场未遂革命的诗人,有雷列耶夫(1795—1826)、拉耶夫斯基(1795—1872)、丘赫尔...[继续阅读]
本世纪四十年代中国诗坛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因著名评论家胡风主编的文学刊物《七月》而得名。七月诗派坚持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强调诗对时代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诗人人格的价值,诗歌表现的真实与感情的重要作用。在...[继续阅读]
十六世纪中叶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一贵族诗人团体,其成员从未超过七名,因推崇公元前三世纪希腊七诗圣及亚历山大风格而自诩为“七星”。以诗人龙萨(1524—1585)和迪·贝雷(1522—1560)为中心人物,先后加入者有巴伊夫(1532—1589)、德·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