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固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列出了西汉全国总户数和总人口的数字:户数是12233062户,人口是59594978人。此外,《汉书·地理志》还分别列出了西汉103个郡(国)的户数和人口数。这是中国最早的全国及各地区户口统计材料。...[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在班固著的《汉书·地理志》中,列出了西汉全国总户数和总人口的数字:户数是12233062户,人口是59594978人。此外,《汉书·地理志》还分别列出了西汉103个郡(国)的户数和人口数。这是中国最早的全国及各地区户口统计材料。...[继续阅读]
据《后汉书·郡国志》载,早在公元前的2000年,夏禹治水之后,便把全国分为九州,对每州的人口和土地数量作了统计。据宋人邓樵编的《通志略》载:夏禹平治水土后的人口为13553923人。东汉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著的《汉书·地理志...[继续阅读]
中国明末杰出的科学家徐光启,是世界上最早一个明确提出人口按一定周期翻番观点的人。他的“生人之率,大概三十年而加一倍”的论点,比马尔萨斯关于“人口每二十五年增加一倍”的说法早170多年。徐光启的提法是有实际材料为...[继续阅读]
为了对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朱元璋决定对全国进行一次户口清查。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军队协同地方对人口进行“点闸对比”(户口清查),同时编造“户贴”(户口册),作为核实户口、征调赋役的依据。具体做法是:每户发给户贴...[继续阅读]
1982年7月1日开始的我国解放后第三次人口普查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人口普查。这次人口普查,我国政府共付出人民币3亿6千万元。联合国援助总金额为1560万美元。人口普查所调查的项目近十九项,全国和省、县各级的汇总表格...[继续阅读]
“戊戍变法”的著名人物梁启超于1902年12月30日,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禁早婚议》,这是最早的比较全面地提倡晚婚的言论。在《禁早婚议》一文中,梁启超列举了早婚的五大害处:一是害“养生”,即对身体有害;二是害“传种”...[继续阅读]
1984年11月1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姓氏、人名用字分析统计成果鉴定会。从统计结果看,“王”姓在姓氏中占首位,“红”字跃居人名用字的首位。这个项目是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山西大学合作,利用计算机统计完成的...[继续阅读]
汉族,中国的主体民族,由古代华夏族和其它民族长期逐渐混血而成。1957年,人口约6.2亿,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四;1982年,人口为9亿多,约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二,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遍布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