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体现了早期儒家对自然的一种美学观。“比”,就是从不同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与人之间形、性的相类或相似。“德”,即指政治、伦理、道德。“比德”说,就是把大自然的美丑自觉地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观点联...[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比德”体现了早期儒家对自然的一种美学观。“比”,就是从不同角度联想和想象自然与人之间形、性的相类或相似。“德”,即指政治、伦理、道德。“比德”说,就是把大自然的美丑自觉地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伦理、道德观点联...[继续阅读]
“中和”说,是中国古代较早出现的一个美学范畴。其哲学基础出自孔子中庸之道。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何晏《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指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事物的两极...[继续阅读]
或格高而思逸,信笔妙而墨精。——(传)南朝梁·萧绎《山水松石格》余兄子羲之……今始年十六,学艺之外,书画过目便能。就予请书画法,余画《孔子十弟子图》以励之。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吾余事虽不足法而书画固可法。欲汝...[继续阅读]
(郑法士)气韵标举,风格遒俊。(刘乌①)学于郑,不少风格,但未遒耳。——唐·李嗣真《续画品录》[注释]①刘乌——隋画家。吴中(今江苏苏州)人,人物学于郑法士。顾公运思精微,襟灵莫测。虽寄迹翰墨,其神气飘然在烟霄之上,不可以图...[继续阅读]
冯提伽①。寺壁皆有合作,风格精密,动若神契。——唐·窦蒙《画拾遗录》[注释]①冯提伽——北朝周画家。北平人。所画山川草树,宛然塞北;车马为得意,人物非所长。北宋·李成、王晓《读碑图》轴画山水惟营丘李成、长安关仝、华...[继续阅读]
国初,江南布衣徐熙,伪蜀翰林待诏黄筌,皆以善画著名,尤长于画花竹。蜀平,黄筌并二子居宝、居实,弟惟亮,皆隶翰林图画院,擅名一时。其后江南平,徐熙至京师,送图画院品其画格。诸黄画花,妙在赋色,用笔极新细,殆不见墨迹,但以轻色...[继续阅读]
上古①之画,迹简意淡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论画六法》)——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注释]①上古——《历代名画记·论...[继续阅读]
中国的绘画,到了唐宋以后,水墨画大盛,中国画的色彩趋向更其简练的对比——黑白对比,即以墨色为主色。我国绘画向来是用白色的绢、纸、壁等画成,极古的时代就是如此。孔老夫子说“绘事后素”,可为明证。白是最明的颜色,黑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