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地理集合。有限或无限个固定的地理要素所组成的整体。可用外延表示法和内涵表示法。前者要求把地理集合中所包含的所有要素都列举出来;后者不要求直接列出所包括的全部要素,只需把这些要素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列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地理集合。有限或无限个固定的地理要素所组成的整体。可用外延表示法和内涵表示法。前者要求把地理集合中所包含的所有要素都列举出来;后者不要求直接列出所包括的全部要素,只需把这些要素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列出。...[继续阅读]
衡量地理空间、地理过程、地理系统等的有序程度或宏观状态的一个函数。借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关熵的基本概念,结合地理系统的实际状况,经改换后平移到地理学中。1962年,利奥波德(L.B.Leopold)等首次提出地形学变量与热力学变量之...[继续阅读]
地理系统可测性、可比性、可控性和定量化的一种基本体现。它的揭示,对系统内部互相作用的方向、强度、速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把地理系统的研究从静止状态转向动态分析。其研究内容大致包括:①地理流的产生动力;②地理流的...[继续阅读]
衡量一个地理区域整体质量的指标。也是进行自然改造和国土整治的基础指标。遵照普遍选用的“最小限制因素”原理,在一个多维向量空间中(由能够对区域整体质量作出贡献的、各类要素的向量集合所组成),各组成成分投影于高度...[继续阅读]
泛指能够对一类地理现象,在空间、时间、结构、功能上进行统一比较的连续性尺度指标。它把表面上不相一致或地域上不相一致的地理事件,纳入共同的具有对比价值的系列中,成为既是本质上的高度萃取,又是方法上的高度简化。如...[继续阅读]
耗散结构理论在地理学中的广延。地理系统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它通过与外界不断地交换物质与能量,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实现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这种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即地理耗散结构。一般...[继续阅读]
又称空间场。研究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输入,或对产品和生产结果的输出,在传布行为和运动特征上的空间规律及表现。即研究产生地理空间效应的基础原因。其核心思想是:强调一切地理事实都是“不纯的”,都应在一个称为“地理...[继续阅读]
在地理环境中,在规定的级别水平上,无限的差异性与相似性组成互为对立的一组事件。相似中孕育着差异,差异中亦包含着相似。以数量表达而言,假定地理事物“完全相似”的概念为1,“绝对差异”的概念为0,则在各种地域空间和地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