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岸线变迁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早期阶段:岸线从沙冈(距今7000~6400年)发展到竹冈(距今5680~4000年),历时近3000年,向海推进距离1.54~4千米,平均1千米/750~2000年;中期阶段:岸线从竹冈发展到盛桥—航头一线(距今1500年),历时约250...[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上海岸线变迁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早期阶段:岸线从沙冈(距今7000~6400年)发展到竹冈(距今5680~4000年),历时近3000年,向海推进距离1.54~4千米,平均1千米/750~2000年;中期阶段:岸线从竹冈发展到盛桥—航头一线(距今1500年),历时约250...[继续阅读]
中国的海域地震,以台湾省及其邻近海域最为频繁,其次在粤、闽两省的沿海地带及海南岛北部。上海的海域地震,处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地震带,一般发生在长江口迤东。例如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以东160千米海域发生里氏6.1级地震。震中...[继续阅读]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省份,著名的郯庐断裂带和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贯穿省区,小震不断,中强地震时有发生。1990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五)凌晨1点57分,太仓发生里氏5.1级地震,震中位于太仓沙溪镇西北,震中...[继续阅读]
分布在冈身以东地区。主要由长江挟带入海的巨量泥沙经波、潮、流作用沉积堆积形成,是上海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地资源。地势高爽平坦,平均海拔高度4~5米。按其成陆年代的先后,可将滨海平原区分为古、老、早、中、新等五个二级...[继续阅读]
五六千年前,太湖地区仍为湖陆相间低洼平原。后随太湖周围地区不断下沉和沿海地区泥沙堆积,使太湖平原逐渐向碟形洼地发展,最终形成了大型湖泊。上海境内的碟形洼地是太湖平原碟形洼地的组成部分,又名淀泖低地。位于湖滨平...[继续阅读]
上海地区基本属于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东缘部分,以冈身为边缘,宛若由东向西低微倾斜的半个碟子。在泗泾—亭林—金山卫一线以东的黄浦江两岸地区,为碟缘高地。包括上海市区全部,南汇、嘉定、闵行、奉贤、金山等区大部分...[继续阅读]
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陆上部分,具有完整的三角洲沉积的垂向层序。其表层为洪水和特大潮水的堆积物,主要由黄褐色粘土质粉沙组成,4~8∅粒级含量约占80%。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为主,植物根系、碎屑较多,并见有生物扰动痕迹。...[继续阅读]
地处河、海作用剧烈交锋地带。水下地形变化大,沉积物结构复杂,沉积构造类型多样。生物埋葬群具有海陆过渡相的特点,海陆相介形虫混杂,有孔虫的种属、数量和海胆刺、蛇尾类骨片等都较三角洲平原有所增加,木本花粉含量相对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