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伦理唯理论”。一种从伦理概念或观念出发论证道德的普遍必然性,主张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伦理学体系的学说。与“伦理非理性主义”相对。其特点是强调人们行为的理性动机和道德的理性原则,试图用一...[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伦理唯理论”。一种从伦理概念或观念出发论证道德的普遍必然性,主张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伦理学体系的学说。与“伦理非理性主义”相对。其特点是强调人们行为的理性动机和道德的理性原则,试图用一...[继续阅读]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的基本问题之一。具有伦理学的普遍意义。理学家程颢说:“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二程遗书》卷十一)“义”,“宜也”(《中庸》),指人们的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利”指利益...[继续阅读]
亦称“功利论”、“功用主义”。通常指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说。在中国,先秦时思想家墨子以功利言善,是早期功利主义的重要代表。宋代思想家叶適和陈亮主张功利之学,注重实际功用和效果,反对讳言功利和空...[继续阅读]
亦称“道义学”、“本务论”、“道义论”或“非结果论”。源于希腊语deon(应该有的)和logos(学说),即关于应当的学说。在西方现代伦理学中,指人的行为必须遵照某种道德原则或按照某种正当性去行动的道德理论。强调道德义务和...[继续阅读]
亦称“结果论”、“后果论”。一种片面强调效果的道德评价理论。与“动机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效果;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无须考察动机,只要看它的效果。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的志功之辩中,王充主张“功用”...[继续阅读]
亦称“意向论”。一种片面强调动机的道德评价理论。与“效果论”相对。认为人的行为善恶取决于动机是否善良,而与行为效果无关;判断或评价行为的善恶只需看动机,不必看效果。在中国,儒家伦理具有明显的动机论倾向。孟子主...[继续阅读]
指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及其相应的道德原则。在中国,伦理二字连用而成为一个词始见于《礼记·乐记》:“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东汉郑玄注:“伦犹类也;理,分也。”唐孔颖达疏:“阴阳万物各有伦类分理...[继续阅读]
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行为活动的总和。即包括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在中国,道德二字连用而成为一个词始见于《荀子·劝...[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