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国际体系和国际战略格局表现的一种形式。在特定的国际关系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力量中心,各主要国家实力不相上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在多极体系中,国际关系比两极体系更为复杂,各国之间利益相互交错,敌友关系...[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指国际体系和国际战略格局表现的一种形式。在特定的国际关系范围内存在两个以上的力量中心,各主要国家实力不相上下,谁都不占绝对优势与统治地位。在多极体系中,国际关系比两极体系更为复杂,各国之间利益相互交错,敌友关系...[继续阅读]
又称拉美经委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经济学说。它的创始、形成和发展都以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为中心。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阿根廷著各经济学家、拉美经委会执行主席劳尔·普鲁维什(1901~)。他在...[继续阅读]
一种民族主义运动。主张非洲人和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黑人联合起来反对种族歧视和殖民统治,战后发展为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及种族隔离制度、争取非洲独立和统一的运动。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黑人学者威廉·爱德华·伯格哈特·杜波依...[继续阅读]
简称泛拉美主义。产生于20世纪中叶,是作为泛美主义的对立面出现的。以前称拉美主义。拉美主义偏重拉美各国种族和文化的共同性;泛拉美主义则强调与美国相抗衡的拉美各国的共同利益。泛拉美主义起源于南美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继续阅读]
最初是指美洲人民在18世纪末要求团结起来抵抗欧洲殖民主义侵略的主张和运动。1797年南美民族解放运动先驱弗朗西斯·米兰达(FranciscoMiranda)曾倡议成立大美洲联盟来反抗西班牙和其他殖民国家的侵略。1826年,在南美民族革命领袖西...[继续阅读]
又称大日耳曼主义,是德国扩张主义分子所主张的将所有讲日耳曼语的民族统一到德国的一种思潮。19世纪中,法国人种学家、外交官戈宾诺伯爵约瑟夫—阿图,在他的《人种不平等论》(1853~1855)一书中,提出种族成份决定文化命运的理...[继续阅读]
鼓吹以俄罗斯为中心合并其他各斯拉夫民族的思潮。“泛斯拉夫主义”一词最早见于一斯洛伐克学者于1826年在布达佩斯出版的著作中。原指19世纪初,奥地利境内的一些斯拉夫学者和作家,热心提倡研究各地斯拉夫人的历史、文化和语...[继续阅读]
又称奥斯曼主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统治集团鼓吹的民族沙文主义。主张由奥斯曼苏丹统治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政府曾极力鼓吹泛突厥主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