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因抗击史思明叛军有功,任道州剌史。其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民生疾苦,其散文力变俳偶为散体,多记叙山木园亭和表现愤世疾俗之作。其原集轶,现...[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题解元结(719—772),唐代文学家。字次山,号漫郎,聱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因抗击史思明叛军有功,任道州剌史。其诗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民生疾苦,其散文力变俳偶为散体,多记叙山木园亭和表现愤世疾俗之作。其原集轶,现...[继续阅读]
题解李华生前力图改革唐初文坛骈文流行、形式绮丽、内容空泛的华靡文风,与萧颖士等人提倡古文。本文是作者精心构思的名篇,着力描写古战场上空旷荒凉,极目悲怆的情景,借古往今来中原与四方少数民族时战时和的历史,对战争阵...[继续阅读]
题解本文是韩愈的一篇哲学论文。他在文中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极力排斥佛、道二教,尊奉儒家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封建社会秩序的唯一“原道”。原文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继续阅读]
题解本文描写了古今两种“君子”在责己、待人问题上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称赞古代君子既能以严格又全面的标准律己,又能以宽容、平易的态度待人;而现代君子则只会自欺欺人,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却常常用圣人的标准求全责...[继续阅读]
题解本文一作《马说》。全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为喻,含蓄地指责了当权者昏庸短视、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现象。原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继续阅读]
题解这是韩愈一篇极有名的议论文。“说”是古代议论文中的一种体裁。“师说”是论述从师求学的道理。韩愈针对当时士大夫自视清高、耻于求师问学的风气,在文中反复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继续阅读]
题解本文是韩愈于元和七年(812)由职方员外郎再次被贬为国子博士之后写的。文中借“先生”与“学生”对白、诘难的形式,宣传自己治学的态度。一方面他站在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上劝戒“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继续阅读]
题解封建时代礼法森严,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要用别的字代用,叫做“避讳”。如汉高祖名邦,改“邦”为“国”;唐太宗名世民,改“世”为“代”,改“民”为“人”,尚书六部中的“民部”,则改为“户部”,等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