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历代绝句 > 列表
历代绝句 共有 2262 个词条内容

三台词二首(其二)

    韦应物冰泮寒塘始绿,雨余百草皆生。朝来门阁无事,晚下高斋有情。韦应物为官清廉,“秉性高洁,鲜食寡欲,所至焚香扫地而坐”(李肇《国史补》卷下)。他崇尚陶渊明,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很轻。这首小诗就通过描写一个悠闲宁静而又...[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九日驰驱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入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诗题中的“休暇日”即休假日。韦应物《赠王侍御》有“府县同趋昨日事”句,看来王侍卿曾是诗人的同僚。唐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白居易《郡斋旬假始...[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滁州西涧

    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此诗为作者任滁州刺史时作。西涧,《一统志》说,在滁州城西,俗称上马河。这是首描绘春雨之中滁州西涧幽美景物的诗。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种笔...[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这首登楼念远之作,作于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时期。诗题中的“王卿”即王侍卿,是诗人的好友。诗歌的前两句先抒情。“攀林”指登山,“踏阁”指登楼,大概...[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寄诸弟

    韦应物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惟知彼此泪千行。原诗自注云:“建中四年十月三日,京师兵乱,自滁州间道遣使,明年兴元甲子岁五月九日使还作。”这段文字介绍了写作此诗的背景。建中四年(783)九、十月...[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此诗作于韦应物任江州刺史时。在寒食节这个传统节日里,宦游异乡的诗人倍加想念家中诸弟,这首诗就是写给他们的。一、二句主要是写自己在寒食节因思...[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故人重九日求橘

    韦应物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此诗题目一作《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作于韦应物为苏州刺史时。故人在重九日写诗求橘,诗人奉诗作答。全诗紧扣住“求橘”二字展开。诗的前两句从故人...[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蒲中道中

    畅当苍苍中条山,厥形极奇磈。我欲涉其崖,濯足黄河水。蒲中,即蒲州,今山西永济县。畅当是蒲中人,此诗写在家乡道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想。首二句写所见。中条山在蒲中东南,诗人行进在家乡的道路上,抬眼望去,见高峻碐磳的中条山...[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登鹳鹊楼

    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鹳鹊楼,故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黄河中的小岛上。在唐代,楼高三层,前瞻中条,下瞰黄河,为登览胜地,诗人多有题咏,而以王之涣诗和此诗最有名。此诗作者,通行选本多作畅当,实误...[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古词

    卫象鹊血调弓湿未干,鹈新淬剑花寒。辽东老将鬓将雪,犹向旄头夜夜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老将身经百战而壮志犹存的凛凛雄风,赞美了他不甘寂寞、赤心保国的崇高精神。首二句选取调理兵器这一典型细节,表现老将的内心活...[继续阅读]

历代绝句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