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用语。指祭祀年依据的基本义理、种类和应遵循的道德关系和规则。《礼记·祭统》:“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中国古代道德用语。指祭祀年依据的基本义理、种类和应遵循的道德关系和规则。《礼记·祭统》:“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继续阅读]
指十种自省思过的内容。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继续阅读]
一、犹人教、基督教的教规及伦理准则。源于古犹太教的律法。据《圣经·出埃及记》载,十诫是上帝耶和华在西奈山上亲自授给古犹太人领袖摩西的,故称为摩西十诫。原为犹太教的戒律,后被基督教继承下来。十诫是:(一)崇拜唯一上...[继续阅读]
佛教术语。指佛教的基本道德信条,与“十恶”相对,亦称“十善业”。内容为: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徛语;(八)不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念。此十项分属身、口、意三业,其中(一)至...[继续阅读]
亦称“十六经”,黄老学派著作。1973年出土古佚书之一,假托的所谓《黄帝内经》(《经法》、《十大经》、《称》、《道原》)中的一种。十四篇。写于战国时。借助于传说中的黄帝与其臣的对话和事迹,主张“正名修刑”,“先德后刑...[继续阅读]
中国近代章太炎提出的十三种道德疵点。语出《民报》第7号载《俱分进化论》、第9号载《建立宗教论》,以及收入《章太炎政论选集》的《答梦庵》等文。“十三心”指怯懦心、浮华心、猥贱心、诈伪心、畏死心、拜金心、奴隶心...[继续阅读]
佛教用语。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修行理论。小乘佛教认为,凡夫俗子通过修习佛理而进入见道阶段(参见“三道”条)后就成为圣者,从而获得能断除三界烦恼而证得真谛的无漏智,以无漏智现观(指不经过语言中介,仅通过禅定就可领悟到真...[继续阅读]
大乘佛教为出家僧人制定的戒律。与四十八轻戒相对。亦称“十重禁戒”、“十不可侮戒”、“十无尽戒”等等。其内容是:一杀戒;(二)盗戒;(三)淫戒;(四)妄语戒;(五)酤(卖)酒戒;(六)说四众(比丘、比丘尼和男女居士)过戒;(七)自赞毁他...[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