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交子法。《宋史·食货志》:真宗时,张詠知益州(今四川成都市),以益州行铁钱太重,民不便取携,乃设质剂之法,印制交子。一交额为“一缗”,行用三年为一界,界数印于交子之上。仁宗从张詠议而施行,每界印交子数为1256340缗。...[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宋代交子法。《宋史·食货志》:真宗时,张詠知益州(今四川成都市),以益州行铁钱太重,民不便取携,乃设质剂之法,印制交子。一交额为“一缗”,行用三年为一界,界数印于交子之上。仁宗从张詠议而施行,每界印交子数为1256340缗。...[继续阅读]
①古记数单位。周代祭祀时用一种草名“郁”,以十叶穿在一起为一贯。②古代穿钱的绳子。《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大率每绳穿钱1000枚,以便记数,后竟以“贯”代钱,遂有“一贯千钱”之定式。后世“...[继续阅读]
写作“壹钱”。①指一枚钱币。②重量单位。唐·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后分一两为10钱,一钱为“两”之十分之一;朱元璋在应天府铸“大中通宝”钱,以400文为贯,40文为一两...[继续阅读]
西汉·王莽黄金储藏单位。《汉书·王莽传》:“……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60匮……”此指西汉末绿林、赤眉军攻入长安,消灭王莽后,发现王莽政权所藏黄金数为60匮。...[继续阅读]
新·莽实行“宝货制”时的银两单位。规定银货二品:朱提银八两为一流,值钱一千五百八十;它银八两一流值钱千。古代一斤十六两,八两即半斤也。“流”当是融银入模时的流动形象。古人定名,多以直观形象取之,故曰“一流”,犹今...[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