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典 > 三国韬略 > 列表

延揽英雄,唯才是举

    当初,袁绍与曹公共同起兵时,袁绍问曹操说:“如果大事不能成功,那么什么地方可以归依呢?”曹操说:“您的意见呢?”袁绍说:“我南面据守黄河,北面凭仗燕、代,兼有戎狄士众,向南争夺天下,这样大概可以成功了吧?”曹操说:“我依靠...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因隙使间,示形作伪; 声东击西,前后夹击

    建安十六年正月,献帝任命曹公的嫡长子曹丕为五官中郎将,设置所属官员,作为丞相的副手。太原人商曜等在大陵叛反,曹公派夏侯渊、徐晃围攻打败了他们。张鲁占据汉中,三月,派钟繇前去讨伐。曹公派夏侯渊等人由河东出兵与钟繇...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借风行舟,政从己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处于主动地位。但天子毕竟是天子,自己不能为所欲为,于是曹操采用借风行舟的韬略,挟天子发布诏令,增加自身权力地位,使得政从己出,以便在条件成熟之时,再取而代之。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初十...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总揽枢要,取而代之

    曹操在晚年,进一步从汉献帝手中夺取权力,使自己总揽枢要,并在暗中取而代之,使汉献帝成为一个傀儡皇帝。尽管曹操个人未在有生之年当上皇帝,但他采取种种手法,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攫取皇位铺平了道路。晚年的曹操,雄气大不如前...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批亢捣虚

    袁绍吞并了公孙瓒,兼有四州之地,有十多万军队,将要进攻许下。曹军将领们认为无法抵挡。曹操说:“我熟悉袁绍的为人,志向大,才能低,外表严厉,内心怯懦,对人嫉妒,威信不高,士兵虽多,但部署不得当,将领骄横而政令不统一。因此土...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不动如山,疲而劳之

    为了铲除曹操势力,袁绍欲率军南下,田丰劝袁绍说:“曹操很会用兵,变化无常,军队虽少,不可轻视,不如长久地和他相持。将军依据山河的险固,拥有四州的人力,对外结交英雄,对内修治农耕、加强战备,然后选拔精锐部队,分成几支奇兵...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高瞻远瞩,营造优势

    为沮授所辅佐的袁绍字本初,汝阳郡汝阳(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高祖父袁安,是汉朝的司徒。从袁安以下四代都官居三公的高位,因此袁家势力倾盖全国。袁绍长得仪表堂堂,能够放下架子结交有识之士,有识之士大多依附他,曹操年轻时...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防微杜渐,视昧而察

    当初,立献帝本不是袁绍的心意,沮授劝说袁绍:“将军累世为皇室辅弼,如今朝廷蒙难,各州郡外托起义兵,实际上相互吞并,不见有任何存主恤民之举。现在州城初步安定,应当迎请天子大驾,挟天子以令诸侯,积兵马以讨叛逆,这样一来,谁...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见危于无形,规祸于未萌

    沮授是反对袁绍深师南下,与曹操一决死战的。沮授认为,“势在则威无不加,势亡则不保一身”。沮授分析,曹军兵力精锐,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处于优势;曹操本人又精通兵法。袁军虽然战败公孙瓒,实际上也是疲惫已极,而将骄主奢...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里应外合,分化瓦解

    袁术想联合吕布作外援,便替他的儿子求吕布的女儿作妻子,吕布答应了他。袁术派使者韩胤把他想称皇帝的图谋告知吕布,同时要求迎接儿媳妇。沛相陈珪恐怕袁术、吕布结成亲家,那么徐州、扬州联合在一起,将是国家的灾难,于是去...查看详细>>

标签:三国韬略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