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词典 > 三李诗鉴赏 > 列表
三李诗鉴赏 共有 493 个词条内容

古风(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这首诗大约写于安史之乱前不久。诗人看到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各种矛盾严重激化,敏锐地预...[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三十四)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专城。喧呼救边急,群鸟皆夜鸣。白日曜紫微,三公运权衡。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借问此何为?答言楚征兵。渡泸及五月,将赴云南征。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泣尽继以血...[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三十五)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功成无所用,楚楚且华身。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先秦诸子善于运用生动的故事来说理,...[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三十九)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清人陈沆认为此诗作于“天宝乱作以后,无志用世而思远...[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三)

    周穆八荒意,汉皇万乘尊。淫乐心不极,雄豪安足论。西海宴王母,北宫邀上元。瑶水闻遗歌,玉杯竟空言。灵迹成蔓草,徒悲千载魂,这是一首咏史诗。李白对封建帝王的淫逸与繁盛,经常有诗吟咏,而所选择的时代与帝王通常...[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四)

    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草木有所托,岁寒尚不移。奈何夭桃色,坐叹葑菲诗。玉颜艳红彩,云发非素丝。君子恩已毕,贱妾将何为?这是一首弃妇诗。关心妇女生活,同情妇女的悲剧命运,是唐诗的重要内容。这首诗描写一位...[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六)

    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  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古风》乃拟古之作,主意讽...[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七)

    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偶蒙春风荣,生此艳阳质。岂无佳人色?但恐花不实。宛转龙火飞,零落早相失。讵知南山松,独立自萧瑟?王琦注李白诗引萧士赟的话说:“此诗谓士无实行,偶然荣遇者,则易至于弃捐。孰若君子之有...[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八)

    秦皇按宝剑,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驱石架沧津。征卒空九宇,作桥伤万人。但求蓬岛药,岂思农春?力尽功不赡,千载为悲辛!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古风(其四十九)

    美人出南国,灼灼芙蓉姿。皓齿终不发,芳心空自持。由来紫宫女,共妒青蛾眉。归去潇湘沚,沉吟何足悲!这首诗大约写于诗人遭到谗邪构陷、赐金放还的时候。相传诗人以盖世的英才,受到唐明皇的礼遇,降辇步迎,优礼有加...[继续阅读]

三李诗鉴赏
词 典
论语孟子 中国学术 哲学著作 爱犬养护 百花百话 百科合称 保定庙会 北大百联 哺乳动物 军事常识 人文常识 艺术常识 中外名人 重大事件 藏传佛教 三峡昆虫 城市供热 传世名方 词名索引 大历诗略 大学历史 当代科学 东方文化 东方文学 冬虫夏草 法律文书 佛源语词 福州方言 港口经济 高等数学 公共关系 公证律师 古今谋略 古钱百咏 古诗百科 古诗评译 古文鉴赏 关东文化 广播电视 国防经济 国际关系 国际金融 国际政治 国史纪事 汉代长安 汉英经贸 汉族风俗 河南蜻蜓 赫章彝族 红河彝族 湖湘文化 画说西藏 环境科学 环球地名 皇帝内经 皇权兴衰 皇权兴衰 黄帝内经 黄节诗学 机械加工 蓟州风物 民间疗法 精细化工 同义反义 文史知识 文学知识 西方哲学 建安诗文 建筑经济 交叉科学 教师百科 教育评价 金属材料 京剧剧目 经济法学 经济科学 精细化工 决策科学 科技编辑 科学技术 孔子文化 老子鉴赏 李白诗歌 历代典故 历代绝句 历代骈文 爱情佳句 文坛掌故 历史大事 国史全鉴 名城杭州 名城临海 名城衢州 连用成语 两汉职官 领导干部 吕氏春秋 伦理百科 论语鉴赏 漫画知识 美丑大典 美军服装 美食中国 美术辞林 唐墓壁画 民间禁忌 民间文学 民族知识 名著缩微 明清西安 明清治藏 南社戏剧 宁波古韵 欧洲历史 热工技术 人口管理 人口科学 人类科学 人生哲学 儒林外史 三宝合璧 三国韬略 陕北方言 陕西烹饪 常用钢材 商业会计 尚氏易学 神州秘方 诗歌美学 石油技术 实用方法 实用公文 外国文学 外国哲学 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