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如刀形,齐之所造,故称为齐刀。梅尧臣诗:“独行齐大刀,形末环连。”盖形容刀之形也。面背皆有文,兹考释如下:齐造邦 刀之面文有六字者,俗称六字刀。六字长圆化 之考释。第一字释齐,诸家无异议,齐乃指齐城,非...[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状如刀形,齐之所造,故称为齐刀。梅尧臣诗:“独行齐大刀,形末环连。”盖形容刀之形也。面背皆有文,兹考释如下:齐造邦 刀之面文有六字者,俗称六字刀。六字长圆化 之考释。第一字释齐,诸家无异议,齐乃指齐城,非...[继续阅读]
半两 《汉书·食货志》:“秦兼天下,铜钱质如周钱。”盖言钱之形质如周钱,唯文异耳。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按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半两即十二铢也。两 即甾,甾为锱之省,清江德量云,汉州辅碑,涅而不,从。武班...[继续阅读]
半两(荚钱) 汉初沿用秦制,铸十二铢重半两钱。汉高祖刘邦在安定时,因秦半两钱重难行,乃改铸小钱,面文仍为半两,而重已不如文。其形制薄小如榆荚,故民间称之为荚钱,或榆钱,或榆荚钱,或榆荚半两。半两(八铢) 《汉书·高后纪》...[继续阅读]
魏(公元220—265年)五铢 《三国志·魏志》:“明帝太和元年夏四月乙亥,行五铢钱。”此钱无存,无由识别。蜀汉(公元221—263年)直百五铢 《零陵光贤传》:“刘备拔成都,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刘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继续阅读]
晋武帝司马炎受魏禅,改国号为晋,都洛阳,仍用魏明帝五铢钱。至元帝司马睿过江,即位建康,则用孙权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言其钱郭厚重,比诸车轮,故也。中者谓之四文,以钱一枚为一文,而此直四枚也。五朱 《晋书...[继续阅读]
宋(公元420—479年)四铢 《宋书·文帝纪》:“元嘉七年冬十月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旧谱谓文曰四铢,重如其文。四字隶体。当两五铢 《宋书·文帝纪》:“元嘉廿四年六月,以货贵,制大钱一当两。”又“廿五年五月...[继续阅读]
北魏(公元386—534年)太和五铢 魏初至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始诏天下用钱,十九年冶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民有欲铸,听就铸之,故今所见者,大小精细不一。五铢 《魏书·食货志》:“世祖永平三年冬,又铸五铢钱。”永...[继续阅读]
五铢 文帝杨坚开皇元年九月,铸新钱,文曰五铢,重如其文,面背肉好,皆有周郭。五铢白钱 《新唐书·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此钱系以铜和锡镴铸成,其色白,字文纤细,故称之五铢白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