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子镘,一种可刺可勾的兵器,为矛和戈的结合体,具有勾、啄、桩、刺等多种效能。战国末及汉初以钢铁制作。戟刺窄长尖锐,形似“卜”字,杀伤效能较高,故盛行。至唐宋时仍沿用。《水浒》中众多将佐善使方天戟,杀伤力较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子镘,一种可刺可勾的兵器,为矛和戈的结合体,具有勾、啄、桩、刺等多种效能。战国末及汉初以钢铁制作。戟刺窄长尖锐,形似“卜”字,杀伤效能较高,故盛行。至唐宋时仍沿用。《水浒》中众多将佐善使方天戟,杀伤力较强。...[继续阅读]
一种直而尖、安以木质长柄的刺杀兵器。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初以尖形石块或骨角制作矛头,绑在竹木竿上。商周时代有铜矛,汉代改为铁矛,柄长不及两米。“两头矛”则在柄的两端安矛,且制作精美,有的还刻有铭文,饰缨络。...[继续阅读]
又称勾兵、啄兵。一种可勾割可啄刺装有长柄的冷兵器。戈起源于原始人群的狩猎工具,开始有石戈,后又出现铜戈,至唐宋仍流行。《水浒》中多处描写两军交战时,使用戈杀伤和阻击对方,效能较高。...[继续阅读]
一种劈砍兵器。以安柄方法可分为内安斧和銎安斧两种。上古时有石斧,商代有铜斧,制作精美,刃作凸形,略外出,周代渐衰。斧还可作为统军将帅的权力象征,亦作斩杀罪人的刑具。唐宋时出现了铁制大斧,形制作了改进,战斗性能得到提...[继续阅读]
短兵器刀,多达二十余种:尖刀、戒刀、腰刀、短刀、长刀、朴刀、衮刀、飞刀、三尖刀、关王刀、八环刀、大杆刀、蓼叶刀、柳叶刀、长柄刀、劈风刀、麻扎刀、泼风刀、熟钢刀、钩镰刀、雁羽刀、大阔板刀、三尖两刃刀、解手尖刀...[继续阅读]
一种安有长柄的砍杀兵器。为汉后历代常备兵器。晋代称“大刀”,全长约一百七十厘米,刃长约七十二厘米,下端有铁鐏。唐代称“陌刀”,两面刃,全长约三百一十一厘米,重十五斤,曾专门组织陌刀队,马步水陆,均可使用。宋代沿用,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