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后期广汉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字汉伯。《后汉书》有传。祖上不显。鸾少年力学,长而不乐仕进,潜心学术。其藏书事迹,《后汉书》本传载:鸾“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氏易》,兼受《河》《洛》图纬,作《易...[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东汉后期广汉梓潼(今四川梓潼)人,字汉伯。《后汉书》有传。祖上不显。鸾少年力学,长而不乐仕进,潜心学术。其藏书事迹,《后汉书》本传载:鸾“少随师学经,涉七州之地。能理《齐诗》、《施氏易》,兼受《河》《洛》图纬,作《易...[继续阅读]
即郭太,东汉末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东南)人,字林宗。《后汉书》有传。家世贫贱,早孤。《后汉书》本传载:“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后游于洛阳,与李膺...[继续阅读]
东汉末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字伯喈。《后汉书》有传。邕博学多才。灵帝时校书东观。熹平间,奉命与堂溪典等人勘正《六经》文字,亲书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世称“熹平石经”。历职祭酒、尚书、左中郎将。蔡邕是东...[继续阅读]
东汉末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字康成。《后汉书》有传。玄少年志学,不乐为吏,先入太学,后游学周秦之都,师从经学家马融,兼通经今古文。返乡后传授经学,生徒众多。舌耕笔耘,遍注群经,遂集汉代经学之大成,世称“郑学”。其著...[继续阅读]
东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字符化。《后汉书》和《三国志》有传。佗游学徐地,不愿为官,通医术,擅长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精绝。其藏书之事,《三国志》本传载:“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继续阅读]
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属山东)人,字仲宣。《三国志》有传。曾祖父龚,祖父畅,皆为汉三公。父谦,为大将军何进长史。粲少有异才,为名士蔡邕所赏识。建安初,因战乱避难荆州,依刘表十五年,未被重用。后归曹操,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转...[继续阅读]
东汉末北海(今属山东)人。《后汉书》有传。汉灵帝时好道术,有书百余卷。《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注引曹丕《典论》曰:“光和中,北海王和平亦好道术,自以当仙。济南孙邕少事之,从至京师。会和平病死,邕因葬之东陶,有书百余卷...[继续阅读]
三国曹魏冯翊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人,字叔畅。《三国志·常林传》裴注引《魏略》有其传记。世为著姓,好读书,不耻恶衣恶食,而耻一物之不知。东汉末,三辅乱,与苏则隐居武功南山数岁,以书籍自娱。后州举茂才,除临汾令,有清誉。...[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