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南丹等县,1982年统计,有母猪1万余头。产区位于广西西北角,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600~1700m,境内高山纵横,土地少,农民养猪种田,杀猪祭祀。交通不便,与外界很少...[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原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分布于隆林、西林、田林、乐业、南丹等县,1982年统计,有母猪1万余头。产区位于广西西北角,云贵高原的边缘,海拔600~1700m,境内高山纵横,土地少,农民养猪种田,杀猪祭祀。交通不便,与外界很少...[继续阅读]
一种小体型的地方猪种。中心产区在贵州省从江县的宰便、加鸠两区,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区(称从江香猪)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称环江香猪)。据1977—1981年调查,约有香猪5万余头。香猪形成有数百年的历史,体型小,早熟...[继续阅读]
原产于长江中游和江南平原湖区、丘陵地带。历史上,这一带有湖南沙子岭猪、江西两头乌猪、湖北监利猪和通城猪、江西赣西两头乌猪以及广西东山猪等地方类群。由于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方式相近,其特征和特性基...[继续阅读]
原产于广西和贵州两省的地方猪种。其中在广西的产于巴马瑶族自治县和田东、田阳县,亦称“巴马香猪”;贵州的产于黔东的剑河和玉屏侗族自治县,亦称“剑河两头乌香猪”。它们共同特点是体型微小,毛色为“两头乌”。产区山岭...[继续阅读]
原产于广西全州县的一个地方猪种。分布于灌阳、兴安、资源、龙胜、灵川、临桂、恭城、平乐、荔浦、阳朔及梧州市。产区为高寒山区,农产品以玉米、水稻为主。产区群众有养母猪习惯,并有一套选种经验。该猪体型中等,头小而...[继续阅读]
原产于福建省漳平市、上杭县等,分布于龙岩市、三明市、漳州市。产区属亚热带气候,交通不便。群众以大米、细糠、甘薯等精料喂猪,促使体脂沉积,以解决当地人民的食用油问题。养猪终年舍饲,猪只体小,便于长途贩卖。经长期选...[继续阅读]
原产于湖南省雪峰山西南部,沅水上游及其支流沅水、巫水等流域的一个地方类群。其繁殖中心为新晃县的凉伞、扶罗、李树、贡溪和溆浦县的龙潭及绥宁县的东山等地。以往习惯以产地命名,有凉伞猪、龙潭猪、东山猪之称。产区位...[继续阅读]
原产于海南岛山区,是当地少数民族饲养的一种小型猪,因体型小,臀部不发达,又称“老鼠猪”。1982年统计,约有种猪600余头。产区交通不便,采用粗放的放牧饲养为主和自繁自养方式,群众没有养公猪的习惯,多采用“拉郎配”的方式,长...[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