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复兴新态势

    印度佛教“春风吹又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以来的复兴运动呈现新的态势。印度的佛教复兴活动,佛教学术研究也为一大特色。早在1892年,加尔各答就创立了佛教圣典学会。该会以密多罗(1824—1892)、沙斯特利(1853—1931)和达斯(...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1. 数字中的思想

    在介绍佛教的宇宙模式及时空观念以前,先介绍一下佛教的数字序列。在佛教的基本典籍《俱舍论》中,介绍了这么一套数字序列:  一;  10个一,十;  10个十,百;  10个百,千;  10个千,万;  10个万,洛叉;  10个洛叉,度洛叉...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2. 奇妙的时间

    古往今来,多少人都在思考时间的本质。古代的印度佛教徒也不例外。古印度佛教的时间观念,有些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有些则打上深深的佛教烙印,成为佛教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对此作简单的介绍。最小的时间单位与追求...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3. 佛教空间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空间,但很多人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们生活的这个空间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例如,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空间会不会变化?又如,我们所能见到、接触到的空间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质,那么,有没有不含任何事物的绝...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1. 三界简述

    佛教常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又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儿的“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总称,也就是佛教对世界的基本区分。佛教把世界上一切有情识的生命体称为“众生”,又叫“有情”。众生的范围非常...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2. 三界众生

    佛教在论述世界时,一般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在这世界中生活的芸芸众生,另一部分则是能容纳这些众生的三界。这种分类法把主体、客体包罗无余。采用这种分类法时,佛教把众生叫做“众生世间”;而三界能像一个器皿一样...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3. 三千大千世界

    佛教认为,上面所述的三界只是我们现在正在其中生活的一个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为“堪忍”,是说由于众生罪业深重,我们的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堪忍受的痛苦。我们这样的三界只是一个小世界而已,在茫茫的宇宙中,还...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1. “劫”之概念

    “劫”的梵文原文为“Kalpa”,完整的音译为“劫波”,略称为“劫”。劫的原意为极为久远的时期。后作为世界发展的一种周而复始的周期。劫的思想在印度相当古老,本来是初民基于对春夏秋冬、花开花落等一系列周期性现象的观察...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2. 小中大劫

    佛教主张劫可以分为小劫、中劫、大劫等三种。佛教认为人的寿命原本非常长,每人都可以活到八万岁。但后来人的寿命以每一百年递减一岁的速度,渐渐减少,以至平均每人只能活十岁。接着从人只能活十岁开始,人的寿命又开始以每...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3. 劫变动力

    多四季说认为,产生多四季的原因是地球以及地球参与的宇宙间的各种周期性运动。那么,是什么力量促使佛教的劫变得以产生呢?比如说,为什么人的寿命会不断地减少,又会不断地增长呢?《中阿含经》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劫初有...查看详细>>

标签:中国佛教文化大观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