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庙性质的佛窟。窟名见敦煌研究院0322号《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按文书内容,被称为宋家窟者有二:(1)在第94窟(司徒窟)与第61窟(文殊堂)之间。(2)在第130窟(南大像窟)与第138窟(阴氏窟)之间。...[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家庙性质的佛窟。窟名见敦煌研究院0322号《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按文书内容,被称为宋家窟者有二:(1)在第94窟(司徒窟)与第61窟(文殊堂)之间。(2)在第130窟(南大像窟)与第138窟(阴氏窟)之间。...[继续阅读]
指后代毁坏前代洞窟的壁画重新抹泥涂粉或直接在前代壁画上抹泥涂粉、将其全部或部分覆盖并重新绘画或重新塑像的洞窟;也指对前代洞窟的某些部分(如甬道等)进行改修并重新绘制新画的洞窟。在敦煌石窟中,被重修的洞窟很多...[继续阅读]
道士王圆箓所造功德塔。因塔为集存莫高窟无数残像而修建,故名。原位于莫高窟下寺果园东南侧,现已毁。内藏之塑像,部分已毁,部分藏敦煌研究院。原塔《敦煌千佛洞千像塔记》石碑,存莫高窟。...[继续阅读]
寺僧结社同心功德塔。位于莫高窟宕泉河(今大泉河)东岸。据张维《陇右金石录补》载《天禧塔记》录文,北宋天禧三年(1019)三月,沙州永安、龙兴、金光明、报恩、灵图、三界、莲台、大乘、圣光等二十五寺法律录事等社众,“倾诚三...[继续阅读]
供奉弥勒菩萨之塔。按佛典解释,“慈”是弥勒菩萨的姓氏。此塔中部方形小室中正面画弥勒菩萨,左右两侧面画文殊及普贤菩萨,塔身正面门额上有墨书“慈氏之塔”四字,故名。塔为土木结构八边形小型单层塔,塔身用土坯砌筑,八边...[继续阅读]
又名成城湾华塔。莫高窟南五华里成城湾冈上之土塔。由土坯砌成,外敷泥并塑细部。塔平面八角,高9米余。塔基底部是简单基石,上叠两层须弥座,须弥座下部有覆莲。塔身正面开圆券门,其余三面砌圆券假门。塔内有小方室,穹窿顶。...[继续阅读]
莫高窟第16窟前之附属建筑物。因外附三层木构建筑,故名。实为依傍第16窟(下层)、365窟(七佛堂,中层)、366窟(上层)三窟崖壁修造之木构窟檐。原建年代不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道士王圆箓曾主持重修。第16窟甬道南壁存《重修千佛...[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