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阡陌封疆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所谓阡陌,原意为千亩和百亩之田的田间界道,此泛指一般田间界道,后也有称南北走向界道为阡、东西走向界道为陌的情况。封疆,即田界。“开”,意为开立、开置。开阡陌封疆,是指当时为了建立...[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开阡陌封疆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所谓阡陌,原意为千亩和百亩之田的田间界道,此泛指一般田间界道,后也有称南北走向界道为阡、东西走向界道为陌的情况。封疆,即田界。“开”,意为开立、开置。开阡陌封疆,是指当时为了建立...[继续阅读]
上计制度在我国起源很早,西周时期已粗具规模,战国时期则成为明确的制度,当时魏国、秦国等都曾实施上计制度。西汉时期上计制度已相当完善。所谓上计,大体就是每年或每若干年一次的对各地官员的综合考核,其中财经方面治绩占...[继续阅读]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一个高潮,造成了对货币的巨额需求,除黄金成为通货以外,各种铜铸币也应运而生。其中主要有布币、刀币与圜币三类。布币有大铲布、空首布、平首布等品种,其形状与一种类似铲的锄草农具镈(bo)接近。...[继续阅读]
战国后期,秦国已铸行半两钱,它是由圜形钱币分化出的一种铜铸币。秦始皇统一中国,颁布统一的货币立法,“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两品同行。半两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为民间贸易所...[继续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全国处于分裂状态,各割据势力控制区都有自己的度量衡系统,而且官方规定与民间实际所用也有差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统一度量衡诏书,以统一前秦国的度(长度)、量(容量)、衡(重量...[继续阅读]
秦汉时期,凡在市(固定的商业区)内营业的商贾,须人市籍。有市籍者,须按期向官府缴纳市租;没有市籍者,一律禁止在市内从事商业活动。秦汉时期实行抑商政策。秦朝时曾征发本人、父母、祖父母有市籍者服劳役、兵役,又曾强迫有市...[继续阅读]
秦朝时称百姓轮番更换服徭役为更。汉沿秦制,称服兵役为卒更。卒更分二种,一般在本地服兵役,每年服一个月,另按规定每丁每年戌边三日。凡本人不愿或不能服役者,向政府缴钱,政府以此钱另雇人代役。一般兵役每年一月共纳钱2...[继续阅读]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令民年15以上至56岁以下,每人每岁纳钱120(一算),称为算赋。这是我国见于记载最早的人口税。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减为每人每岁63钱。武帝时,改为3岁始即纳算赋。元帝时,改为7岁始纳口赋,每人每岁23钱;15岁始纳算...[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