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公牍文的一种。用于发指示的,或称“堂帖”。宋代中书省、尚书省等所发指令,凡不用正式诏命的,就称札子。另外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也称札子。如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陆游《上二府论事札子》等。...[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我国古代公牍文的一种。用于发指示的,或称“堂帖”。宋代中书省、尚书省等所发指令,凡不用正式诏命的,就称札子。另外用于向皇帝或长官进言议事,也称札子。如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陆游《上二府论事札子》等。...[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臣属向皇帝进呈的进言议事文书的统称。包括表、奏、疏、议、上书、札子、封事、弹章、对策等。南北朝时代,表、奏、议等还有较明显的分界,但以后逐渐变为没有多大差别。...[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皇帝和皇太后、皇后所发布的命令、文告的总称。包括册文、制、敕、诏、诰、策令、教、论等。皇太后和皇后在皇帝死后,太子又未登基之时也可以发布诏令,如《文选》中就载有任昉作的《宣德皇后令》一文。...[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对有关经义或政事等问题,以简策形式,征求对答,称为“策问”。策问有两种:对问题因其意图而阐发议论的,称“射策”;对问题陈述政事的,称“对策”。如西汉晁错的《贤良对策》。封建社会的一些科举考试也多采用这种形...[继续阅读]
我国古代文体的一种。用于规戒或褒赞。箴是指规戒性的韵文;铭指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刘勰《文心雕龙·箴铭》篇中说,两者“名目虽异,而警戒实同”。扬雄的《酒箴》和刘禹锡的《陋室铭》即属此类。...[继续阅读]
指放置在座位旁边,用来规戒自己的语句或短文。《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曰:“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继续阅读]
传记的一种。又称“状”、“行述”。其内容主要是记述死者的生卒年月、籍贯、世系和生平概略。往往由死者弟子、戚友撰写,用来作为撰写墓志、史传的参考。在封建社会,行状的文字多为浮夸溢美之辞。但也有写得真实生动而富...[继续阅读]
简略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的一种传记文体。可以记述一人的;也可采收多人的轶事而编成一帙的。此外,把作者的字、号、籍贯、主要经历及其著作等,附录于诗文总集的前后,或分别列在作者的名下的文字,亦称“小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