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词典 > 豫剧 > 正文

四、中州戏曲研究社和《打土地》
2011-01

就在“豫声戏剧学社”成立刚过2周年之际,开封又竖起了一块“中州戏曲研究社”的牌子。1937 年2月4日《河南民报》发表的消息是:“豫省梆剧名伶常香玉、张同庆等,为改良豫梆,使成为通俗 教育之利器起见,特组织中州戏曲研究社。该社共计八十余人,二三日内即在醒豫舞台公演,所演戏 曲均加改良,并有汴垣同人为之编撰新剧,协助社务云。”尽管这条报道的标题是《常香玉等组织中 州戏曲研究社》,但我们推算当时的常香玉才不过十四五岁,是不太可能有此动 议的,她和张同庆等虽是“醒豫舞台”的主演,但按照惯例应由“班主”考虑并主 持此等大计。现知,真正策划并促进此事的有三人:一位是1936年秋末从洛阳回 到开封的王镇南,另一位则是常香玉的父亲张福仙,再有一位叫史书明。《河南 民报》载文所称“并有汴垣同人为之编撰新剧,协助社务云”主要指的也就是王 镇南先生。王镇南(1895—1961)原名王树鼎,河北南宫县人。1917年毕业于北京 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到开封第一师范任教。因自幼热爱京剧,致任教期间即成 为著名京剧票友,教书之余,常粉墨登场。1927年他应“政训学院”之聘在开封 “游艺训练班” 主管戏改及编戏、教戏工作,从此便又接触并爱上了河南梆子。 1936年年底当他听到张福仙老艺人对豫剧改革的要求时,不禁喜出望外,因为这和他深思熟虑早就 想找一块试验阵地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又邀请志同道合的史书明先生,齐心协力,首先给剧社排演 了新编古装戏6部《西厢》。“六部”者,即根据王实甫五本二十一折元曲改编而来。在保留原著主要 关目及基本情节的基础上,又敷衍铺陈,使语言通俗化,表演个性化,尽可能地发挥豫剧重唱的特 点,终使广大观众乐此不疲,演出后大获成功。戏中主要角色的分配是这样的:头二本由常香玉饰崔 莺莺,马天德饰张君瑞,杨桂云饰红娘;三四五六本则改常香玉饰红娘。应该承认,这个新本《西厢》 的出现,不仅对提高“土梆子“的身价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通过常香玉对红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再塑造, 特别是她勇敢地汲取“豫东”、“祥符”两大唱派之长以突破“豫西调”的局限性,丰富豫剧表演手段,并 最终形成“常派”艺术和走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久,开封《正义报》便连载了这个剧本,这就更 增加了其在汴垣剧坛的轰动效应。连一向对“旧剧”持否定态度的岱青先生,也居然著文对这部新编 《西厢》的上演和常香玉的创新精神,表现出乐观和赞扬的肯定态度。他写道:“‘新’是人类的生命,也 是技艺的条件。京剧圈里的梅兰芳,越调圈里的姚水娟,桂剧圈里的小金凤,这些角色不但演技超群, 另外都有新腔新本的创作。最近聆听常香玉女士为梁苑女中义演的《西厢》,显然也是豫剧中成功的一 个,自然也是天才者,她能把高中音级的豫剧之歌,摄取了秦腔的低音、洛阳调的柔音、平剧的尖团字, 更大胆地上演新本,她的确为豫剧寻求到出路,她更为旧剧滋补了垂危的命运。”


王镇南



常香玉


常香玉,1922年9月15日出生在豫西巩县的董沟。乳名张妙龄。9岁时随父 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复问教于徐建章(双 槐)、王金枝等名家,还跟京剧名生葛燕庭练过武功。这一切无疑铸就了她坚实 的表演功底,从而为其十四五岁即唱红开封打下了良好的根基。继6部《西厢》 之后,王、史二位先生虽然又为常香玉改编并排练了《哭长城》一剧,但却始终未 能达到《西厢》的水平和影响。20年后,以《拷红》为首的“红(娘)、白(蛇传)、花 (木兰)”,不仅成为“常派”艺术的代表剧目,而且包括《大祭桩》和《五世请缨》、 《破洪州》等戏在内,还被公认为是豫剧的精品剧目。至20世纪末,可以说每部 戏的演出均逾数千场,“戏路”影响数代人。而常香玉饰演红娘的主要搭档—— 张君瑞和崔莺莺,其扮演者在半个世纪里却以数十计。最早是比她还年长十多 岁的马天德。马天德是偃师县诸葛村人,6岁入科班学戏,7岁登台演出。自幼拜 师杨庆法、吉子亮,宗“豫西调”,应工小生、须生。他自1936年和常香玉合作(演 张君瑞),兵荒马乱中虽曾一度分手,但从1949年参加香玉剧社起(后转为河南 省豫剧一团,马在《花木兰》中演花弧),直到去世,始终是“常派”艺术集团的主 要成员。代表剧目除《西厢记》中饰张珙外,还有《贩马记》中饰赵宠,《诸葛亮吊 孝》中饰诸葛亮等。
常香玉的另一个艺术伙伴、时任剧社总务(后改任“派笔”)的赵锡铭,也是一 位忠于事业、矢志不移,德艺双馨、誉满剧坛的好演员。赵锡铭,密县超化乡人。自 1930年起先后在密县白寨、长葛县后河三清班学戏,师承汪四元、张小乾等。应工 须生,宗“豫西调”。1935年进开封醒豫舞台,1942年曾任洛阳戏剧公会理事,与常 香玉患难与共,共谋豫剧改革创新,合作几近一生。他做戏认真,嗓音浑厚,能包本 演出100多部大戏。其中又以《卖苗郎》、《反徐州》、《盗宗卷》、《破洪州》、《蝴蝶杯》 等最有影响。
在“中州戏曲研究社”的主要成员中,和常香玉不以平辈相称的主要有张同 庆、韩小丹、徐双槐、李门搭和王金玉(小火鞭)等几位师傅。在《豫剧源流概观》 里曾提到张同庆乃豫西名生 “三张一周” 之一。张同庆出生于清光绪十九年 (1893),原籍河南襄县,自幼在登封芦店刘永泰班出科,行艺后却定居在荥阳县 乔楼乡三里庄。他虽目不识丁,然记忆力过人。曾相继聆教于杨庆华、张银生、马德、双成等名师,集 文武小生、青衣花旦及红脸于一身,功底扎实,戏路极宽。30岁以后专攻须生,技艺精湛。其声韵雄浑 激昂,豪放壮美;行腔硬宫大调,念白铿锵有力,在《李渊跑宫》、《黄衮训子》、《申包胥挂帅》、《俞伯牙 访琴》、《青石山》、《四进士》、《反徐州》、《济公传》、《马义滚钉》、《火烧纪信》等剧中均有出色表演。惜 命途多舛,56岁即撒手人寰!


马天德



赵锡铭


韩小丹(1809—1947)
原籍偃师县韩庄,与豫西名旦王金枝结婚后落户密县超化乡杏树岗村。从高野王大寨科班出师 后,曾任掌班多年,是民国年间豫西有名的花脸演员。除豫剧外,他还能唱罗戏、越调、京剧、曲剧。名 演员韦玉庆、王二顺、马金凤、马元凤等均曾向他执弟子礼。
徐双槐(1892—1956)
本名徐建章,祖籍山东菏泽徐家寨,后相继定居密县超化乡王岗村和孟津县白鹤乡霞院村。他是 梨园世家,自幼随兄学戏。曾在密县小二班、大二班、太乙新班和老班及蔡仙社行艺并任掌班多年。 其武功超群,扮相潇洒,是豫西著名的武生演员。


宋淑云


李门搭(1886—1946)
中牟县杨桥村人。15岁从老白春学戏,攻旦角兼文武生。出科后初与马双 枝、彭海豹等合作,1937年搭班“醒豫”。其唱腔委婉、缠绵,长于塑造温柔、多情 的妇女形象。
至于“小火鞭”王金玉,因加入剧社的时间略晚于上述几人,20世纪40年代 初又已离班别就,事略已在《豫剧源流概观》中给予介绍,故不再赘述。
稍后加入的旦角演员还有宋淑云。她是在张福仙刚到开封时磕头拜师的,因 此随常香玉排序,取艺名常红玉。应工青衣、花旦。20世纪40年代初期声誉日 隆。1942年在宝鸡单独组班,辗转西北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华北民艺剧社,曾任邯郸艺术剧院副 院长。其卓绝的袖功向为人所称道。拿手戏“三记”(即《贩马记》、《齿痕记》、《香囊记》)均是她一生盛 演不衰的剧目。
中州戏曲研究社的鼎盛时期,演职员曾达80余人。除上述几位名家外,主要演员还有:

陈福广(1908—1951)
荥阳汜水人。与马天德同科学艺,同入醒豫舞台,以文武小生见长。《赵云截江》中“表功”一段, 其唱、做、念、舞,挥洒自如,向为同行所称道。

刘金铭(1895—1940)
临颍县杜曲人。14岁入本地科班学艺,主攻红脸。为中州戏曲研究社的“二套”生角。另有马太 德(花脸)、李运转(老生)、李殿元(丑)、李沫(黑脸)、金钰美(帅旦)、王新(旦)、徐孝德(老旦)、马天 蟾(丑)、杨桂云(旦)、秦玉苗(生)等人。堪称行当齐全,阵容雄厚。
文武场面的主力是:鼓师康小昌,琴师刘德运、马清顺、花德胜。其中以马清顺从艺时间最长。他是 巩县米河镇人,父马小福是名鼓师,舅父司保安又吹得一手好唢呐。清顺16岁时在密县大二班拜张小 旺为师学拉板胡,后入小三班、太乙班正式参加伴奏。1935年到开封入醒豫舞台,抗日战争爆发和常香 玉一同出关,曾长期辗转于大西北。1951年参加河南省歌剧团,1956年转为豫剧院二团,直到去世。
自从6部《西厢》唱红汴垣后,以常香玉为首的“醒豫”(中州戏曲研究社)便和“豫声”(以陈素 真、赵义庭为首)、“永安”(以李瑞云、王润枝为首)鼎足而立了。而这样的局面则事实上起到了几大 地域流派大汇合、大交流、大发展的作用,竞赛中争妍斗奇,客观上也必将加快推动豫剧改革、创新的 步伐,是件大好事。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开封作为河南省会,抗战热潮自是十分高涨。本 地和外地的救亡组织都在编演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以推动这一运动。是年冬,王镇南也创作了一出 现代戏《打土地》,内容叙述日寇侵入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一老汉携儿媳从 东北逃到关内,在一座土地庙里暂且安身。女子因子亡夫丧,以致疯癫。剧本情节曲折哀怨,动人心 魄。《河南民国日报》1938年2月4日以《醒豫舞台排演爱国新剧》为题发表评介道:“为唤起民众,充 实抗战力量起见,(中州戏曲研究社)特请戏剧家王镇南先生新编爱国佳剧,亲自导演,该剧名《打土 地》……剧情之细腻、曲折、婉转、紧张,为历来各剧所未有。悲时令人心酸,乐时使人肚疼,激发爱国 情绪,加强抗敌精神,暴露倭寇之兽行,挥发无遗。以名坤伶常香玉饰女主角。兹悉该剧定于本月五、 六日公演,想该园(醒豫)届时车水马龙必有一番空前之盛况云。”据赵锡铭、马天德等当事人及开封 耆宿回忆,这个戏当时按古装戏化妆,但由于它直接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恶,再加上常香玉声腔靓 丽,做戏认真,所以演出效果还是很强烈的。它和嵩县编演的《东邻贼》、安阳的《我的家……》、伊川 的《同胞恨》、禹县的《长台关》、洛阳的《空袭之夜》、遂平的《大义灭亲》、清丰的《沙区扫荡》等一样, 统属河南地方戏的第一批抗日题材的现代戏。1938年3月,剧社到巩县为助赈义演。4月中旬回开封 参加在人民会场举行的“保卫大河南宣传周游艺大会”。后因剧社迭遭劫难,备受欺凌,终于开封沦陷 前夕的5月29日在《河南民报》刊登紧要启事,声明中州戏曲研究社已“于本月19日停止营业”,演 员自谋生路。张福仙带着女儿常香玉和马天德、赵锡铭等也沿陇海路西上了。总计从成立到解体,中 州戏曲研究社的存在虽只有一年又三个多月的时间,但它在豫剧发展史上却闪耀着戏曲艺人革命觉 醒的火花。



更多同类【豫剧】......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