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图片(共1张) :
《炮炙大法》
《炮炙大法》是明代万历年间著名医药 学家缪希雍应庄继光邀请口述,经庄氏整理 而成的中药炮制专著。该书在中药炮制方法 的分类、完善炮制工艺及重视炮制与临床应 用的关系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对 后世炮制工艺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见图5-2)


图5-2 《炮炙大法》


缪希雍(约1552—1622)字仲淳,海虞 (今江苏常熟)人,精通本草学。《炮炙大法》 最早刊于1622年,为《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之卷四,后有单印本行世。全书按药物类别,分为水部、火部、 土部、金部、石部、草部、木部、果部、米谷部、菜部、人部、兽部、禽部、虫草部等14部,共载439种中 药制法。书中以简明的手法叙述了各药的炮制方法,也包括各药的出处、采集、优劣鉴别、炮制辅料、炮制 过程、炮制后的贮藏,对某些药物还阐述了炮制前后性质的变化和不同的治疗效果,在书末附有“用药凡例”, 对药物的炮制原则,以及煎药、服药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炮炙大法》在总结前人炮制经验的基础上,对炮制方法进行了分类,首次总结出“雷公炮炙十七法”,即 炮、、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曝、露。其中的、煿、煨、度、伏、镑、摋、 露等方法在《雷公炮炙论》中未见记载。
在中药的应用中,除去杂质与非药用部位是相当重要的,《炮炙大法》对此非常重视,如百部根“去心皮”; 款冬花“去梗蒂”;远志“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三棱“去毛”;吴茱萸“凡使先去叶核并杂物”;狗 脊“凡修事火燎去毛”; 细辛“拣去双叶,服之害人,洗净去泥沙”; 丹参 “去芦”等。
药物的切制也是缪希雍《炮炙大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药物由于其药用部位不同、性质不同以及药物 在不同组方中的具体应用不同,因此在切制方法上也各有不同。如独活、羌活“细剉”;茵陈蒿“须用叶有八 角者,采得阴干,去根,细剉用,勿令犯火”;黄连“去须切片,分开粗细,各置姜汁拌透,用绵纸衬,先用 山黄土干研细,再砂炒至将红,以连片隔纸放上炒干,再加姜汁,切不可用水”。泽泻“不油不蛀者良,细剉 酒浸一宿漉出曝干用。一法米泔浸去毛蒸或捣碎焙”;淫羊藿“细剉”;赤石脂“研如粉”;石硫磺“研如飞尘”; 甘草“须去头尾尖处,头尾吐人,截作三寸长劈破作六七片”;天门冬“劈破去心用”;大黄“细切”;贯众“洗 净切片”; 猪苓“薄切”;莲肉 “去心,勿去皮,分作两片”。
药物的炮制方法,在《炮炙大法》中有详尽的描述,有一部分炮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全书对439种中 药(动物药、植物药、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做了详尽的描述,如,植物药:淫羊藿“细剉,用羊脂相对拌炒 过,待羊脂尽为度,每修事一斤用羊脂四两为度也”;黄芩“酒浸切炒”;知母“去毛蜜炙”;何首乌“以竹刀 切,米泔浸经宿,同豆九蒸九晒”;百合“酒拌蒸”;菟丝子“酒煮一昼夜捣作饼晒干”;牛膝“酒浸晒干”;升 麻“用醋拌炒”;茅根“洗净捣烂”;三棱“去毛米醋浸一日切片炒”;百部根“去心皮用酒浸一宿”;槐花“未 开时,采收陈久者良,入药拣净,酒浸微炒,若止血炒黑”。动物药:白花蛇“酒浸”;蛤蚧“须去眼及去甲、 上尾、上腹肉、毛,以酒浸”。矿物药:起阳石“用火煅透红,研极细如面”;赤石脂“研如粉”;芒硝“水飞 过”; 滑石“研如粉”; 等等。
中药的炮制与临床应用关系极大,《炮炙大法》极其重视二者的关系,并在书中有所描述。如,干姜“若 治产后血虚发热及止血,俱炒黑,温中炮用;散寒邪,理肺气,止呕生用”;蒲黄“行血生用,煅用生肌”;蒲 黄“生用解毒,煅用生肌”;杏仁 “五月采之,以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麦麸炒研用治风寒肺病”。
总之,《炮炙大法》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实践经验,对中药炮制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论述,对 后世炮制工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炮制历史文献。



更多同类【中国传统工艺】......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