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事指南》

《修事指南》图片(共1张) :
《修事指南》
《修事指南》为清代张仲岩于1704年编选的一部炮制专著,为杭州抱经堂书局印行。其版本与作者生平 不详。
《修事指南》主要为收集前人,如雷公、李时珍、陈嘉谟、陶弘景、孙思邈等有关炮制方面的论著,并对 每一种中药的炮制方法都加以详细的介绍,对炮制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见图5-3)
该书在炮制理论方面提出:“药固虔修 制,法法迥别,而气味相殊,各归所喜也。 凡酒制升提,姜制温散,盐制走肾而软坚, 醋制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 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而生血,蜜制 甘而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而补中州,面煨 麸制抑酷性而勿伤上膈,乌豆甘草汤制并 解毒而致冷中和,羊酥猪脂麻油涂烧咸渗 骨而易于脆断,吴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 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阳而养阴,狗(枸)杞子汤制抑阴而养阳,麸 皮制去燥性而和胃,糯米饭制润燥而泽土,牡蛤粉制成珠而易研,黄精自然汁制补土而益母,黑芝麻制润燥 而益阴,樊汤制去辛烈而安胃,皂角水制利窍而疏通,干漆制去血块而泻伏火,蒲草蒸制归水脏而益坎宫,芭 蕉水制益阴而缩膀胱,楮荷叶包制入中宫之意,青荷叶包蒸取震卦之象,而煅者去坚性,煨者去燥性,炙者 取中和之性,炒者取芳香之性,浸者去燥烈之性,泡者去辛辣之性,洗者取中正之性,蒸者取味足,煮者取 易烂,煎者取易熟,阴者取性存,晒者取易干,烘者取易脆,捣杵者取性和,镑末者取性存,水磨者取性真, 怀干者取性全,银器制者取煅炼而去毒,砂锅制者取煎熬而味真,竹刀制者不改味而遵旧法,铁气制者犯虔 修而失炮规,去核者免滑,去皮者免损气,去丝者免昏目,去筋者免滑,去鳞甲者免毒存也。凡修事各有其 故,因药殊制者 一定之方,因病殊制者变化之用,又须择地择人敬慎其事,得清净之地庶不至秽污混染,得 细心之人庶不至苟且错乱也,谨以条目疏列于左。”


图5-3 《修事指南》


上述之外,书中还记载有245种中药的详细炮制方法。例如,制甘草: 雷公曰: “凡使甘草须用酒浸蒸, 从巳至午,取出曝干剉细用。一法,每斤用酥七两,涂酥尽为度。又法: 先炮令内外赤黄用。”李时珍曰:“方 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热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热,未有酥炙酒蒸者,大抵补中宜炙用,泻火 宜生用。”制白术:陈嘉谟曰:“白术须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脾病以陈壁土炒过,窍土气以助脾也。” 制人参:陶弘景曰:“人参易蛀,惟纳新器中密封,可以年不坏。”炳曰:“人参频见则易蛀,堆用盛过麻油瓦 罐,泡净焙干,入华阴细辛与参相间收之,密封可留以年。一法,用淋过尘灰晒干,罐收亦可。”制枇杷叶: 恭曰: “凡使枇杷叶,须火炙,以布拭去毛,不尔射人肺。令咳不已,或以粟秆作刷,刷之,尤易洁净。”雷 公曰: “凡汞得,秤湿叶重一两,干者三叶重 一两,乃为气足堪用。精布拭去毛,以甘草汤洗一遍,用绵再拭 干,每一两以酥二钱半上炙过用。”李时珍曰: “治胃病以姜汁涂炙,治肺病以蜜水涂炙乃良也。”制白僵蚕: 别录曰:“凡使白僵蚕,须生颖平泽四月自死者,勿令中湿,有毒不可用。”弘景曰:“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 僵者即暴燥都不坏,今见小白似有盐度者。”恭曰: “蚕自僵死,其色自白,云以盐度误矣”。颂曰: “所在养 蚕处有之,不拘早晚但用白色而条直食桑者佳,用时云丝绵及子,炒过。”宗奭曰: “蚕有三两重,推头番姜 蚕最佳,大而无蛆。”雷公曰:“凡使姜蚕,先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涎浮水上,然后漉出,微 火焙干,以布拭净黄肉毛并黑口甲,捣筛如粉,然后入药。”制莲子:弘景曰: “凡使莲子,须八九月采里坚 如石者,干搏破。”颂曰:“其蒂至秋黑而沉水为石莲子,可磨为饭食。”时珍曰:“制其黑壳谓之莲肉,以水 浸云赤皮青心,入药须蒸熟去心,或晒或焙干用,亦有每一斤用猪肚 一个,盛贮煮熟,捣焙用此。”
总之,《修事指南》为一本极有价值的中药炮制专著,该书集诸家之大成,对炮制理论和方法作了具体的 论述,为继承和发扬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和方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更多同类【中国传统工艺】......
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