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曾国的考证,是70年代以来考古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历史文献中未见有关于曾国的记载,但70年代以来,在江汉地区陆续出土大量曾国铜器,证明确有一个势力不小的曾国存在。许多学者试图从地望上探索出答案。主要有三种意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关于曾国的考证,是70年代以来考古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在历史文献中未见有关于曾国的记载,但70年代以来,在江汉地区陆续出土大量曾国铜器,证明确有一个势力不小的曾国存在。许多学者试图从地望上探索出答案。主要有三种意见...[继续阅读]
青川秦墓木牍,是研究先秦土地制度和商鞅变法的重要资料。1979年在四川出土,1982年公开发表后,对其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于豪亮认为,“木牍的田制反映出商鞅变法后,改井田制的百步一亩为二百四十步一亩,每亩...[继续阅读]
河南温县盟誓遗址是继山西侯马盟誓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东周盟誓遗址。1979年发现,1980—1981年发掘。据调查,建国前流传的“沁阳盟书”即出土于此。在发掘面积为594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土坑(坎)124个,其中16坑出土盟辞石片...[继续阅读]
秦都咸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都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以东的咸阳原上。对秦代国都咸阳故城的勘察工作始于1959年,已探出大型建筑基址10余处,并对其中两座宫殿遗址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发掘。勘察证实,故城南半部因被北移的渭河...[继续阅读]
秦都咸阳等地出土的陶文是研究秦代官、私手工业及其相关制度的重要资料。秦咸阳故城出土的陶文,40年代曾经有过著录。建国以后,这类材料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注意到它在古代经济史研究方面的史料价值。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在...[继续阅读]
始皇陵的殉葬墓在陵园东边偏南处。共发现17座,1976—1977年发掘了其中的8座。从布局看,这批墓葬似未包括在原来的陵区规划内,疑系临时插入。墓葬分长方形土圹竖穴和土圹洞室两种,都有斜坡墓道和壁龛,个别的有耳室;葬具一般为...[继续阅读]
秦始皇陵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它不仅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王陵制度,而且在布局结构上有了重大发展,对后代帝王陵园有着深远的影响。杨宽认为,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发掘的已有成绩,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有下列7个特点:①陵...[继续阅读]
秦兵马俑坑的发现,是建国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对研究秦代军事制度、雕塑艺术、科学技术和社会历史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附近,西边距秦始皇陵陵园东垣墙1公里,正当陵园东门大道的北侧。1...[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