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三周年,晋察冀边区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抗敌剧社等演出了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以后,边区的一些专业剧团又演出了《婚事》、《复活》、《大雷雨》、《带枪的人》、《日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40年11月,为纪念苏联十月革命二十三周年,晋察冀边区举办了第一届艺术节。抗敌剧社等演出了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的《母亲》。以后,边区的一些专业剧团又演出了《婚事》、《复活》、《大雷雨》、《带枪的人》、《日出》...[继续阅读]
1941年10月10日第四届戏剧节开始,到1942年5月,由中国艺术剧社和中华剧艺社为核心,联合中电剧团、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在重庆掀起雾季公演高潮,连续演出28个大型戏剧。此后,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每年秋季到翌年...[继续阅读]
1941年1月,国民党政府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变本加厉地分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此同时,进步文艺界和作家遭到压制和迫害。剧作家无法选择现实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被迫运用历史剧这一文艺样式,以隐晦曲折...[继续阅读]
抗战爆发后,解放区文艺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剧团纷纷建立。这些剧团大多演出流行于华北解放区的秧歌舞和秧歌剧。旧秧歌在民间有悠久的历史,但保留着一些封建性的毒素,形式上也不能符合现实斗争的要求。因此,如何改造旧秧歌便...[继续阅读]
1942年7月14日,田汉在桂林主持召开了历史剧问题座谈会。对历史剧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历史剧的范畴,历史剧题材的选择,历史剧的语言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这次座谈会引起大后方戏剧界的强烈反响。通过讨论,大家...[继续阅读]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了《屈原》的创作。剧本借屈原形象的再现,抨击了妥协投降、独裁卖国的反动政府,歌颂了不畏强暴、坚毅抗敌的爱国者。剧本在《中央日报》副刊连载,巧妙地突破了国民党的文禁统治。初稿完成后,周恩来多次...[继续阅读]
1942年开始,重庆戏剧界开展了对剧本《野玫瑰》的批评。《野玫瑰》是“战国策派”主要成员之一陈铨所作,发表于《文史杂志》第1卷第6、7、8期。剧本主要描写三个国民党特务,先后打入汉奸、北平伪政委会主席家中搞情报的故事。...[继续阅读]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解放区的群众性文艺活动迅速高涨。1943年春节,在延安街头演出了新颖的秧歌舞和秧歌剧。其中,鲁迅艺术学院文工团的《兄妹开荒》,采用旧秧歌的形式,但摒弃了旧秧歌中男女调情的糟粕,表现了一对兄妹争当劳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