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僧人。据《补续高僧传》卷四等载,俗姓孙。浙江上虞人。永乐年中任僧录司,住持上天竺寺。曾编辑禅宗语录,与道成等八人奉命校勘藏经。一生主要成就,在于奉敕修订大藏群经,采辑编类,终成《大明三藏法数》;其次,还注重疏经...[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明代僧人。据《补续高僧传》卷四等载,俗姓孙。浙江上虞人。永乐年中任僧录司,住持上天竺寺。曾编辑禅宗语录,与道成等八人奉命校勘藏经。一生主要成就,在于奉敕修订大藏群经,采辑编类,终成《大明三藏法数》;其次,还注重疏经...[继续阅读]
禅宗公案。据传,菩提达摩自南天竺来华,先至金陵,与梁武帝相见。因与梁武帝问答不契,见机缘未熟,便决定北上。他来至江边,回头忽见一队人马赶来,于是随手折一芦苇,掷于江中。然后他脚踏芦苇,悠然渡江而去。...[继续阅读]
禅宗典故。相传南天竺僧菩提达摩向慧可传法,并说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景德传灯录》卷三)“一花”指世尊在灵山会上所拈之花,喻如来禅。“一花五叶”因以喻指禅宗后来分为五家。六祖慧...[继续阅读]
教义名词。梵文Sakrdagamin的意译,音译“斯陀含”。小乘佛教修行的果位之一。(1)“一来果”,指通过思悟四谛之理而断灭与生俱来的烦恼(为欲界修惑的一部分)所达到的果位。称达到此位仍需一次生天上,一次来人间,才可最后解脱,故...[继续阅读]
华严教义命题。亦称“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指一与一切、一与十、一与多可以相互等同,相互转化,用以说明“法界缘起”中现象之间的相即关系。据《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说...[继续阅读]
明末华严宗僧人。据《吴都法乘》卷六等载,俗姓郑,字一雨,名通润。江苏人。从雪浪洪恩讲习《楞严》,为其二大法嗣之一。自号“二楞庵”,曾注释《楞严》、《楞伽》二经,其学以会通性相为其宗旨。讲经说法的特点在于引禅说教...[继续阅读]
禅宗用语。喻指那种执著公案、文字、见解而不悟者。好比身上负有一担行李,不能放下。《碧岩录》第九十八则:“担一担禅,绕天下走,被明眼人勘破,一点也使不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