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说

    清诗到乾、嘉时代,神韵说的流弊已十分显著,于是格调说起而补其虚,性灵说又起而救格调说之弊,而翁方纲则大张学人之诗的旗帜,提出“肌理说”的论诗主张,与性灵派抗衡,得到了同时代钱载的唱和,至道、咸时期,程恩泽、祁隽藻、...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浙西词派

    浙西词派是清词派之一,其创始人与首领为朱彝尊。因龚翔麟曾刻他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沈暤日、沈岸登之词为《浙西六家词》,故名。浙西词派以南宋格律派姜夔、张炎为宗。朱彝尊说:“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历时最长(绵延二百余年)、势力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它出现于清初的康雍时期,而在乾嘉年间风靡天下,造成浩大的声势。由于创始人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等都是安徽桐城人,所以程晋芳(号鱼门)、周永年曾对姚...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为乾嘉时的张惠言所开创,后经嘉道时的周济进一步加以完善和发展,加之同光时的谭献、冯煦,清末的王鹏运、郑文焯、况周颐、朱孝臧等人推波助澜,遂成为清代中叶以后领袖词坛的又一大词派。清代,在词的发展史上号称为...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宋诗派

    宋诗派是清朝道光以后形成的诗歌流派,其倡导者包括何绍基、郑珍、莫友芝、江湜诸人。由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主张把诗歌引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宋诗派的倡导者们力图以诗歌模拟对象的改变来解决创作...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南社

    我国近代文学史上,南社是一个组织庞大、影响深广的进步文学社团和流派。它是随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九○七年就开始酝酿,到一九○九年十一月十三日正式在苏州虎丘张东阳祠(东阳为明末抗...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是以徐枕亚、张恨水、周瘦鹃、包笑天等为代表的一个文学流派,它滋生于半殖民地的“十里洋场”,盛行于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后,蔓延于三十年代,逐渐衰落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它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较大、“资格...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学衡派

    “学衡”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时期,在南方涌现出来的一个宣传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流派和社团。一九二二年一月,该派因为在上海创办《学衡》月刊而得名(共出了79期,1933年停刊。)该派和北京的甲寅派(《...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甲寅派

    “甲寅”派,是继“学衡”派以后,起来同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相对抗的又一个复古守旧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章士钊。章士钊(1988—1973),字行严,湖南长沙人。早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信奉“求学救国论”,因此,他虽与革命党人多有来...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社团,由沈雁冰、郑振铎、叶绍均、朱希祖、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瞿世英、蒋百里等十二人发起,于一九二一年一月成立于北京。并在上海、广州...查看详细>>

标签:中外文学流派
词 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