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地球的大小在太阳八大行星中排行第五。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知存在生命体的星球。...[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地球的大小在太阳八大行星中排行第五。地球是目前唯一一个已知存在生命体的星球。...[继续阅读]
地球的形状,顾名思义,是“球”形的。不过,对于“球”形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公元前五六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从球形最完美这一概念出发,认为地球是球形的。到了公元前350年前后,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月食...[继续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17世纪末,人们对地球是正圆球的主张开始有了怀疑。1672年,法国天文学家李希通过测定,发现地球赤道的重力比其他地方都小,提出大地是扁球形的主张。17世纪末,英国大科学家牛顿研究了地球自转对地球形态的...[继续阅读]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12千米,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提示地...[继续阅读]
地球的表面有一大气层,由78%的氮和21%的氧以及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组成。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与碳酸盐类岩石结合,其余的则溶入海洋或被绿色植物耗尽。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继续阅读]
地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热量库,它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随着深度的增加,地球内部的温度也会随之增加。但不幸的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的温度,还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美国一些科学家用实验方法推算出...[继续阅读]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1×108平方千米,即约51100万平方千米。其中,洋面约为36200万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70.9%;陆地约为14900万平方千米,占地表总面积的29.1%。...[继续阅读]
据推测,地球已存活了46亿年。但它到底能活多久呢?科学家们认为,若任凭地球自由自在地运转,恐怕它会永远存在下去,但要是有别的外来因素干扰它,地球就可能有寿终正寝之时。外来因素首先是太阳,因为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能够左...[继续阅读]
20世纪初期,人们发现地壳中普遍存在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它们的原子核中能自动放出某些粒子而变成其他元素,这种现象被称做放射性衰变。在天然条件下,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度不受外界物理化学条件的影响而始终保持很稳定。例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