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两枚“四布当”一正一倒、两足相连而构成的畸形布币。两枚连布可充一。全长近80毫米,重约8克。连布之出现,既表明当时铸造仓促,末及錾开便流入市场,又反映此币行用时间短暂,不待分割即告废止。由此可证连布及...[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由两枚“四布当”一正一倒、两足相连而构成的畸形布币。两枚连布可充一。全长近80毫米,重约8克。连布之出现,既表明当时铸造仓促,末及錾开便流入市场,又反映此币行用时间短暂,不待分割即告废止。由此可证连布及...[继续阅读]
旧释“齐圜化”,俗称三字刀。战国中期齐威王、齐宣王(公元前378~前324年)为统一币制而铸行的大型刀币,较燕刀出现稍晚。面文“齐”指齐都城临淄,“法化”意为标准货币。刀身通长180毫米左右,重40~52克,因铸造粗疏而略有大小。...[继续阅读]
旧释“齐之圜化”,亦称四字刀,年限较“齐法化”为早,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之交(公元前700年前后),或齐桓公在位亲政时(公元前685~前643年)。形制大体与三字刀相近,但因距初始刀货更近,故刃部无高挺边廓,刀背厚实,背廓在身柄衔接...[继续阅读]
俗称六字刀,系齐刀中最负盛誉之品。铸期及币文考释至今未有定论。关键在第二字,前人有释“通”、“徙”、“建”、“造”等近10种,多半倾向于“造”。“造邦”义建国,遂断六字刀为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年)或田齐开国(公元...[继续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齐邑节墨所铸刀币,面文“节墨”即今山东即墨。形同早期断缘之“齐之法化”,而身长、体重均有超过,为齐化中最早出现的大刀。通长180~188毫米,重达50~60克;齐大刀无有在节墨刀之上者。背面三道...[继续阅读]
面文少“节墨之法化”一“之”字,又称小节墨刀,可能为燕将乐毅占齐五年(公元前284~前279年)危城即墨所造。刀身狭小,通长140~160毫米,重者可达38克,而轻者尚不足22克。铜质、文字均显粗糙,背面之横纹、星号往往从省。除光背者...[继续阅读]
春秋战国期间(公元前7~前4世纪)齐国安阳所铸刀币,故地在今山东曹县境,一说在莒县。形制与“齐之法化”、“节墨之法化”雷同,属早期齐大刀。刀刃边廓平坦,背廓隆起,断缘;背面上部有三道横线及星号。刀身通长约180毫米,重45~...[继续阅读]
旧称“谭(簟)邦刀”,误释。清嘉庆间最初出土山东博山香峪村,故又称“博山刀”;更因其形状似燕国明刀,亦属“齐明刀”之列。铸期一般考为战国燕占齐70余城(公元前284~前279年),齐襄王避莒时所造。莒刀分大小二式。大莒刀仅见山...[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