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画囤子”、“画摺子”、“画粮食囤子”。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江苏等地。一种祈年禳灾活动。每年除夕举行。以石灰粉在院内空地上画上粮囤、戟矢或元宝的形状以祈吉庆和消灾。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云:“乡农...[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称“画囤子”、“画摺子”、“画粮食囤子”。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江苏等地。一种祈年禳灾活动。每年除夕举行。以石灰粉在院内空地上画上粮囤、戟矢或元宝的形状以祈吉庆和消灾。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云:“乡农...[继续阅读]
汉族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历新年(春节),家家户户将绘有门神的画贴于门板上,故名。此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期为了驱邪镇鬼,近世则多为增添喜庆欢乐。旧时,民间一般喜贴钟馗打鬼的门神;安徽民间尤喜贴盖有...[继续阅读]
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江南各地。每年夏历除夕,各家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等,贴在窗门上。寓意为“福、禄、寿、喜”,作为一种装饰,更增添节日的气氛。...[继续阅读]
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即“黄金万两”四字交织地写在一起。春节前,写在一张菱形红纸上,过春节时贴于储粮的大瓮或粮囤上,取发财致富之意。...[继续阅读]
即“桃符板”,亦作“仙木”、“桃版”。旧时岁时压胜物。为一种宽1寸余,长7—8寸的木板,因用桃木削成,故名。元旦,用两块桃板写上神荼、郁垒二神名,或画二神像,悬挂门房,民间以为能压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继续阅读]
旧时夏历新年的一种避邪门饰。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是日,民间以二桃板悬于门户,上画神荼、郁垒二神像或书二神名,借以驱鬼压邪,故称。相传为黄帝所创。《山海经》:“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继续阅读]
亦称“对联”、“门对”、“对子”、“门帖”、“春帖”等。夏历新年(春节)用红纸写成贴在门上的联语。流行于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源出于古代的桃符。五代(907—979)时,始有人在桃符板上题写联语。《宋史·世家·西...[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