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修建罗城之后,内江(即今天的府河)不再经过城市的西面而是从城市的北面再转向东面流过,外江(即今天的南河)只从城市的南面流过,城市的西面就缺少了一条护城河,这对城市的城防十分不利,于是在修建罗城的同时就在城市的西...[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唐代修建罗城之后,内江(即今天的府河)不再经过城市的西面而是从城市的北面再转向东面流过,外江(即今天的南河)只从城市的南面流过,城市的西面就缺少了一条护城河,这对城市的城防十分不利,于是在修建罗城的同时就在城市的西...[继续阅读]
府河进入成都市中心的第一座桥就是西北桥,位于今天的一环路北二段。由于是在通衢大街之上而且没有一点坡度,人们无数次从它上面通过,却往往会忽略了这是一座桥梁。西北桥原址叫封家碾渡口,过去长期是依靠渡船摆渡过河。...[继续阅读]
五丁桥是在新开的五丁路(即在原来的皂角巷和白马后巷的基础上开辟出的新街)上建在府河上的一座大桥,北通火车北站,南通宁夏街。这里在1936年建过简易的木桥,当时叫王爷庙桥。1960年改建为砖砌拱桥,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是近年...[继续阅读]
位于人民北路与人民中路之间的万福桥,俗称人民北路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打通火车北站与市中心的通道而新建人民北路与人民中路时修建的。所以名为万福桥,是因为原来在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古老的万福桥。古老的万福桥的...[继续阅读]
这是一座新桥,是在府河与南河综合整治时,城建部门为了方便花圃路与城隍庙市场的大量行人与车流,在星辉西路与大安西路之间的府河上修的一座桥,形状颇像南河上俗称的“彩虹桥”(“彩虹桥”的正式名称是南门桥)。当城建部门...[继续阅读]
从北大街向北的北门桥是一座古桥,虽然曾经有过多次改建,但其位置基本未变,所以无论是老成都人还是新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作北门大桥。清代重建的北门大桥是一座三洞石拱桥,长54米,1952年改为缓坡,1966年扩建为较为宽阔而平缓的...[继续阅读]
位于太升北路与马鞍南路之间的太升桥也称太升北路大桥,是新建太升北路时新建的大桥,也因为太升北路而得名。太升北路和相连的太升南路,是1989年在市中心新建的一条重要的南北通道。这条大街从提督街向北,再通过马鞍南路和马...[继续阅读]
红星桥也称红星路大桥,是市中心连接北郊工业区和八里庄火车货站的十分重要的一座大桥,也是几乎所有的成都人都走过的大桥,可是几乎所有的成都人都把它叫作一号桥。这是怎么回事呢?红星桥附近河道两岸1984年王晓庄摄影红星桥...[继续阅读]
新华桥也称新华路大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修新华路时新建的大桥,是市中心连接东郊工业区最重要的一座大桥,成都人一般都叫二号桥,其原因与上述把红星桥叫作一号桥完全一样。红星桥和新华桥是姐妹桥,都是在1954年建成木桥,...[继续阅读]
武成门桥是新东门之外的一座桥,所以成都人一般都把它叫作新东门大桥,连一些地图上也写为新东门大桥。我们在前面介绍新东门时已经谈到,武成门是1914年在东边城墙上新开的一道城门。当时的市政当局于1915年开工在武成门外修建...[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