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与昆曲、汉剧、秦腔、弋阳腔、乱弹等剧种相互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京剧(1928—1949年期间曾被称为“平剧”)。因其基本唱腔由西皮、二黄两个主要腔调组成,故亦...[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后,四大徽班进京演出,与昆曲、汉剧、秦腔、弋阳腔、乱弹等剧种相互影响,逐渐演变成为京剧(1928—1949年期间曾被称为“平剧”)。因其基本唱腔由西皮、二黄两个主要腔调组成,故亦...[继续阅读]
戏曲剧种。明末清初弋阳腔传入北京后,和当地的语言相结合而形成。有时亦称弋腔或高腔。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盛行,有“六大名班、九门轮转”之说。对以后京剧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乾隆末年,秦腔、徽调相继进京,京腔逐渐...[继续阅读]
我国主要戏曲声腔、戏曲剧种。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江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音乐结合,形成昆山腔,据传为元末顾坚创始。明嘉靖年间经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长处,对原来昆山腔加以改造加工,形成号称“水磨腔”的昆腔歌...[继续阅读]
清代掌管宫廷戏曲演出活动事务的机构。乾隆时称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此名。其时清宫将南府编制精简紧缩,撤销外学,艺人俱回原籍。宫廷演出则由北京民间各班之隽者承应,随传随到,不属宫中职名。另又将十番学并入中和乐内。所...[继续阅读]
民国时期北京戏曲艺人行会组织。1928年由许德义、郝寿臣、侯喜瑞、叶春善等50人发起成立,取代“正乐育化会”。为救济贫苦同行的福利组织。经费由戏曲界人士捐助或演义务戏筹集,后与戏园、戏班商定每日抽一张头等票值为基金...[继续阅读]
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京剧、昆曲名伶的合称。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绘了一幅十三位名伶的彩色剧装画,同光十三绝以此得名。其中包括:程长庚,老生,饰《群英会》中的鲁肃;张胜奎,老生,饰《一捧雪》中的莫成;卢胜奎,老生,饰《...[继续阅读]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陆续到北京,并活跃于北京剧坛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著名徽班的合称。徽班开始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诸腔并奏的戏班。四大徽班各具风格特色,三庆班以连演整本大戏见长,四喜...[继续阅读]
戏曲名词。主要指晚清兼在清宫内廷演出的外班京剧演员。清乾隆、道光时,内廷先后设南府、升平署,专事宫廷演出,由习艺太监或旗籍、民籍入宫习艺的学生承应。光绪九年(1883)起改为选定外班著名京剧演员若干人担任“教习”,给...[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