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即宴乐,也称“房中乐”。周代宫廷宴享宾客之乐。《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东汉后称“举食乐”。② 隋、唐宫廷所用俗乐的总称。唐代杜佑《通典》将唐初九部乐、十部乐及坐部伎、...[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① 即宴乐,也称“房中乐”。周代宫廷宴享宾客之乐。《周礼·春官》:“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东汉后称“举食乐”。② 隋、唐宫廷所用俗乐的总称。唐代杜佑《通典》将唐初九部乐、十部乐及坐部伎、...[继续阅读]
① 南朝清商乐的简称。《旧唐书·音乐志》:“清乐者,南朝旧乐也。”② 泛指汉、唐间的中原俗乐。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者为宴乐。”③ 南宋中原一带以笙、笛、觱篥、方响、小提鼓、拍板、札子...[继续阅读]
亦称“新音阶”。七音的音阶形式之一。其结构特点是: 半音在三、四级和六、七级之间;五正声之外,以变宫为第七级,以清角为第四级,构成七声音阶。其形式与秦腔欢音唱腔音阶形式很相近。在秦腔音乐理论研究中常以之探讨欢音...[继续阅读]
① 古代歌手韩娥在雍门所唱之歌名。这种歌调可作“哀哭”与“喜跃”的转换。《列子·汤问》:“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② 北魏弹筝高...[继续阅读]
晋魏时秦地的叙事歌舞戏。演述罗敷故事。晋代崔豹《古今注》:“《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继续阅读]
亦称“板”、“绰板”、“檀板”。打击乐器之一种。始于秦汉,成于晋魏,盛于隋唐。秦代李斯《谏逐客书》所言“搏髀”者,正是“手拍大腿以为节奏”的“拍板”之始。晋魏,已有拍板其物。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二:“晋、魏之...[继续阅读]
亦称“清商三调”、“魏世三调”等。简称“三调”。古代音乐名词。指相和歌和清商乐中最主要的三种调式,即清调、平调、瑟调。始于周代“房中曲”。汉代称“汉世三调”和“相和三调”。《旧唐书·音乐志》:“平调、清调、...[继续阅读]
弹拨乐器的一种。春秋战国时代已流行于秦地,故名。汉末阮瑀《筝赋》描述其形时云:“身长六尺,应律数也;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具也;二手动应,日月务也。故清者感天,浊者感地。”据此可知,汉、晋以前的秦筝共设弦十...[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