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与共时结合”的方法是我们考察地名“名同实异”的主要方法,在历时的背景下,可以发现历代命名相同但行政区划不同的地名;在共时的层面上,我们发现了郡县同名而异实、县县同名而异实等不同的“名同实异”类型。共时比...[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历时与共时结合”的方法是我们考察地名“名同实异”的主要方法,在历时的背景下,可以发现历代命名相同但行政区划不同的地名;在共时的层面上,我们发现了郡县同名而异实、县县同名而异实等不同的“名同实异”类型。共时比...[继续阅读]
古人有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此语强调了实际调查、亲身体验对学习的重要性。许多著名的文人、学者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如扬雄著《方言》,郦道元作《水经注》等都是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我们研究地名,除了参考历代...[继续阅读]
《汉书百官表》曰:“治粟内史,秦官,掌宗庙礼仪。”(页20)①按:“大农”与“大司农”是同一官职,但名称不同,容易导致误解。《三国志辞典》收录的职官“大农”的最早出处为《汉书》。魏国在黄初元年(220)十一月前用“大农”这...[继续阅读]
官名。东汉始置。西汉置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垒。东汉初废中垒校尉,置北军中侯,掌监北军五营,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曹魏以中领军代北军中侯,掌禁兵。(页101)按:根据《三国志辞典》的解释,曹魏时...[继续阅读]
官名。秦置,职掌顾问参议、宿卫侍从,为宫内总管。汉因置,至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光禄勋,曹魏于建安十八年初置郎中令,孙权称帝,改光禄勋。蜀亦置。(页316)按:“郎中令”与“光禄勋”名称不同,是不同朝代、不同国家因为政治体制...[继续阅读]
官名。秦置,汉因之,位上卿,为仅次于丞相之高级官员。后汉改名大司空。建安十三年,曹操复置御史大夫。魏国始建,沿置。至黄初元年,又改为司空。(页501)按:根据《三国志辞典》的解释,秦官“御史大夫”,汉改名“大司空”,曹魏改...[继续阅读]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为大尚书。(页21)《晋书·职官志》:“后汉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主选举祠祀事,灵帝以侍中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及魏改选部为吏部,主选部事。”按:《三国志》唯...[继续阅读]
官名。校事之别称。孙权时吕壹任此职。(页240)“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三国志·吴书》)按:根据邱树森的研究, “校事”一官有不同的别称:“或称校曹、校郎、校官、典校。三国曹...[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