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二年(1863),天津开埠后的第三年,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英人殷德森(JohnInnocent),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与咪哆士道(今泰安道)交口处,临河建造了一处西式房屋,占地6亩多。前面是洋式平房饭店,后面是铁板顶棚货栈,取名“...[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清同治二年(1863),天津开埠后的第三年,基督教伦敦会传教士英人殷德森(JohnInnocent),在英租界维多利亚道(今解放北路)与咪哆士道(今泰安道)交口处,临河建造了一处西式房屋,占地6亩多。前面是洋式平房饭店,后面是铁板顶棚货栈,取名“...[继续阅读]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和发展,是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天津开埠的过程相关联的。早期的报纸和刊物并没有严格的区分,有的虽名为报纸,却也刊载论著。天津首家报纸,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阳历5月创办的英文《中国时报》,有“外人在...[继续阅读]
·1881年建造的“龙号”机车清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为了开平矿务局运煤的需要,同时从军事上考虑,认为“非铁路不能收使臂使指之效”,于是聘请英人金达为技师,于光绪七年(1881),修建了一条从唐山矿地到胥各庄的铁路,约长11公里;铁...[继续阅读]
·1888年建在南运河上的天津第一座开启式铁桥——金华桥天津的河多,水多,因此渡口也多。天津早年的渡口有私渡、官渡和义渡,另外还有专渡。私渡出现得最早,官渡是官家为便利驿使往来而设。据乾隆《天津县志》记载,明万历十六...[继续阅读]
·1903年北洋大学旧貌兴办近代学堂,是洋务运动的重要内容。清光绪十三年(1887),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利用外侨和中国官员的捐款,在大营门外梁家园设立了博文书院中西学堂。因为德璀琳与津海关道周馥意见不和,致使学堂得不到经费...[继续阅读]
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以极大的震动,朝野上下一致发出要求维新变法的呼声。一批最先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清廷的腐败昏庸,深感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于是提出...[继续阅读]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二十二日,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在海大道建立,当时青年会的中文名称为“天津学塾幼徒会”。会员大都是学生。总干事为来会理(又译李昂)。该会是北美协会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来会理于清同...[继续阅读]
中国的篮球运动,是随着基督教青年会在天津的筹建而开始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二月八日,来会理召开筹建天津基督教青年会演讲的前后,进行了“筐(篮)球游戏”表演。随后,与会听讲的北洋医学堂和北洋西学堂,相继开始了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