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义和团运动首先是在静海兴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受山东义和团民入境影响,静海县各村镇纷纷设坛口,18岁以上男子踊跃入团,甚至五六十岁的老人和十一二岁的少儿,也有加入者,静海成为天津一带最重要的义和团活动地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天津的义和团运动首先是在静海兴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春,受山东义和团民入境影响,静海县各村镇纷纷设坛口,18岁以上男子踊跃入团,甚至五六十岁的老人和十一二岁的少儿,也有加入者,静海成为天津一带最重要的义和团活动地区...[继续阅读]
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六月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天津城厢。附近州县和静海的义和团民,也赶赴天津抗敌,团民达四五万人,天津城厢有坛口300多个。同年6月14日,曹福田率乾字六七千团民,步行赴津,将总坛口设在天津城西吕祖堂内,被各地...[继续阅读]
·清军在机器局与联军激战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初(1900年6月初),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民族危亡时刻,聂士成率武卫前军马步队到达天津。五月十四日(6月10日),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八国联军2000余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时,戍守落垡的...[继续阅读]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年7月14日),八国侵略军攻陷天津城。城内居民纷纷向城外逃避,侵略军在鼓楼上架设机枪、大炮,对逃难的人群射击,造成大批伤亡。城外各大道也有许多被侵略军打死的百姓尸体,海河出现了“漂尸阻流”的...[继续阅读]
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二日(1902年6月17日),天津《大公报》创刊。该报是中国创刊较早、报龄最长的报纸,距今已经107年了,仍在香港继续出刊。这在中国报界是极为鲜有的。《大公报》是在法国公使鲍渥赞助下,经北京总主教批准,由天...[继续阅读]
清光绪二十八年七月十二日(1902年8月15日),直隶总督袁世凯由京到津,率领下属各官,前往“都统衙门”办理接收手续。悬挂在门前的各个侵略国家的旗帜降落了下来,从而结束了都统衙门在天津2年多的军事殖民统治。袁世凯以天津市为...[继续阅读]
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在“都统衙门”设立巡捕局,维持治安。侵略者提出“天津城二十华里内不准驻扎中国军队”。但是,巡警不在此列。于是袁世凯在接受天津之前,便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五月,在保定创设了警务总局和巡警学堂...[继续阅读]
光绪年间,鉴于西方银元的涌入,出现银元套购白银,致使白银大量外流。朝野纷纷提出自铸银元。清光绪十三年(1887),李鸿章捷足先登,在北洋机器局内,设立宝津局,调来部分设备,并购买了英国的造钱机器设备等。光绪十六年(1890),建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