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称“[∑,F]语法”(∑代表一套符号,F代表一套规则)。指句法分析只用短语结构规则而不用其他形式规则的语法。传统语法分析是把句子、短语等进行切分,如动词短语“看一场电影”可以切分成动词“看”和名词短语“一场电影”...[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也称“[∑,F]语法”(∑代表一套符号,F代表一套规则)。指句法分析只用短语结构规则而不用其他形式规则的语法。传统语法分析是把句子、短语等进行切分,如动词短语“看一场电影”可以切分成动词“看”和名词短语“一场电影”...[继续阅读]
流行于欧美,尤其是英国的一种精密的、形式化的生成语法。创建人为盖士达、普伦和萨格等。1978年才开始发表有关理论,1980年正式定名为广义的短语结构语法。通常又简称为GPSG,其中,G、P、S三个字母为三个代表人物姓的缩写。该语...[继续阅读]
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学者布雷士南创建。布氏原系乔姆斯基的学生,故其所创立的理论批判地继承了生成语法理论,并使用转换概念,使其高度形式化,较之转换·生成语法,词汇·功能语法有如下特点:(1)强调功能关系。一反乔姆斯基把语类...[继续阅读]
指当代以转换生成语法为基础的一种语法理论。依存语法脱胎于转换·生成语法,在研究上,它保留转换·生成语法的总的研究目标,对语言进行充分描写和充分解释,也采用明确的规则来生成句法结构,但和转换生成语法相比,又有其自身...[继续阅读]
指运用集合论、数理逻辑、抽象代数等数学方法研究语言,对自然语言作精密的、形式化的描写的语法理论。创始人为美国逻辑学家蒙塔古。20世纪70年代起逐渐兴起。蒙塔古语法认为,语法是数学的分支,可运用数学方法加以研究,语法...[继续阅读]
也称“青年语法学派”。指19世纪7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语言学派。系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布鲁格曼、奥斯特霍夫、德尔布吕克、莱斯金、保罗等人建立。其代表作品是1878年布鲁格曼、奥斯特霍夫为《形态学研究》杂志第1卷所写的前言...[继续阅读]
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指强调功能关系的一种语言分析方法。功能语言学及其功能分析法是布拉格学派(PragueSchool)首先提出来的。它着眼于语言单位在更大的语段中的结构关系,着眼于诸单位怎样组成更高一级的语言单位。其...[继续阅读]
强调语言或语言某个方面功能的语法理论。由于它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也不是一个流派,故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1)指以语言成分在一定结构中与其他语言成分的功能关系为基础的语法。如句法学中主语、宾语都是名词短语在句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