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与高昌间的道路。始开自东汉,诸凉时期日益重要。西凉王裔李宝取此路自敦煌西徙伊吾;魏使董琬、高明赴西域,玄奘西行取经,宋使王延德、明使陈诚出使西域,皆沿此路。具体路线是由今敦煌西行,经哈密、四堡而达吐鲁番。经...[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敦煌与高昌间的道路。始开自东汉,诸凉时期日益重要。西凉王裔李宝取此路自敦煌西徙伊吾;魏使董琬、高明赴西域,玄奘西行取经,宋使王延德、明使陈诚出使西域,皆沿此路。具体路线是由今敦煌西行,经哈密、四堡而达吐鲁番。经...[继续阅读]
唐沙州、西州间道路。《西州图经》有载。道由西州*柳中界出,东南经大沙海、汉玉门关、*河仓城、兴湖泊(今哈拉诺尔)至沙州,全程1360里。道路便捷,但“常流沙,人行迷误,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吐...[继续阅读]
敦煌至焉耆的道路。实即古代白龙堆路。路经*阳关,横贯*白龙堆、*罗布泊到*楼兰,再沿孔雀河西北行,过铁门关达焉耆。北魏、北周时已开通,隋代有所发展。隋末罹乱中断。唐贞观六年(632),应焉耆王龙·突骑支之请重开。后焉耆、疏...[继续阅读]
唐沙州通吐谷浑道路。由敦煌西南行,过马圈,越今当金山口,经墨离海(今苏尔干湖)达吐谷浑及吐蕃地境。敦煌遗书《张议潮变文》:“仆射闻吐浑王反乱,即乃点兵,錾凶门而出,取西南上把疾路进军。才经信宿,即至西桐侧近,便拟交锋。...[继续阅读]
古代沿天山北麓西行道路。《隋书·裴矩传》称为“北道”。路线由玉门关西北行,过莫贺延碛,经伊吾、蒲类,达北庭。再西经*轮台、*张堡守捉,至*弓月城。再渡伊丽河,西至*碎叶城,过今里海北,经黑海至欧洲。另《汉书·西域传》所...[继续阅读]
天山北路的一部分。《三国志》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北新道,西行至东且弥国、西且弥国、单桓国、毕陆国、蒲陆国、乌贪国,皆并属车师后部王。”路线在今巴里坤、吉木萨尔、阜康、乌鲁木齐、呼图壁一带。转西北可达乌...[继续阅读]
汉、三国时玉门关至高昌的道路。汉平帝时戊己校尉徐普开通。据《三国志》注引鱼豢《魏略·西戎传》,从玉门关西出,经横坑,避开三陇沙及*白龙堆,出五船北(今新疆巴里坤至奇台之间),到车师界戊己校尉治所高昌,转西与中道合于龟...[继续阅读]
古代沿天山南麓和塔里木盆地北缘至葱岭以西的通道。《汉书·西域传》称为北道,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改称中道。西出玉门关或阳关,经哈顺沙漠南缘至高昌、焉耆、龟兹、疏勒,越葱岭,再经*大宛和*康居南部,西行至伊朗及欧洲。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