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嶷(?—254)字伯歧,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市)人,三国蜀汉将领。少年即以侠气闻名。建兴五年(公元227年)镇压广汉、绵竹的山民起义有功,渐受器重。后随马忠平叛,有战功,任越西(今四川凉山)太守。任职十五年,修复了古道——旄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张嶷(?—254)字伯歧,巴郡南充国(今四川南充市)人,三国蜀汉将领。少年即以侠气闻名。建兴五年(公元227年)镇压广汉、绵竹的山民起义有功,渐受器重。后随马忠平叛,有战功,任越西(今四川凉山)太守。任职十五年,修复了古道——旄牛...[继续阅读]
邓艾(197—264)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信阳北)人,三国时死于四川的魏国重要将领。初以典农功曹,奉使往见太尉司马懿,留为掾吏,复升为尚书郎。曾建议屯田两淮,广开漕渠,著《济河论》。后为征西军事,迁南安太守,与征西将军郭淮兴...[继续阅读]
姜维(202—264)字伯约,原籍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三国时蜀汉名将。其父姜冏,为曹魏军功曹。他以父功赐郎中,参与本郡军事。诸葛亮伐魏,他归蜀,得诸葛亮信重,任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死,他继率其众,为右监军辅汉将军,进封平...[继续阅读]
廖化(?—264)字元俭,原籍湖北襄阳,三国时蜀汉后期大将。初为关羽部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在荆州兵败为东吴所杀,他被俘属吴。后逃归蜀汉,任宜都太守。刘备死后,为诸葛亮参军,官至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南征北伐常充...[继续阅读]
王濬(206—285)字士治,原籍弘农湖(今河南灵宝南),西晋时巴蜀名将。初任羊祜参军,受赏识,被荐巴郡(今四川重庆)太守,主动发兵讨灭叛将张弘,升益州(今成都)刺史,迁任大司农。后复镇益州,以屯田兵及诸郡兵共万余人,造战船,练水师,以...[继续阅读]
傅佥(?—263)原籍义阳(今河南南阳),自幼随父傅肜定居蜀中,三国蜀汉后期将领。其父伐吴兵败战死,刘备授其左中郎将,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魏将钟会大举伐蜀,他临危受任,与蒋舒共守阳安关拒敌。蒋舒开城降魏,他仍坚...[继续阅读]
钟会(225—264)字士秀,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钟繇幼子,三国时死于四川的魏国名将。博学多才,官至司徒。景耀六年(公元263年),与邓艾分兵伐蜀,率主力10万出斜谷(今陕西郿县西南)、骆谷(今陕西周至西南)、子午谷(今陕西洋县东...[继续阅读]
张翼(?—264)字伯恭,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人,三国时蜀汉将领。刘备入蜀,任书佐。后升任蜀郡太守、降都督、绥南中郎将等职。诸葛亮伐魏率军出武功时,任前军都督。诸葛亮死,即统率前军,赐关内侯。以后又任尚书,进封都亭...[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