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0年代初到战后,苏联强调把文艺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比较文学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外,它的一些方法被斥责为形式主义、唯心主义的东西。1946年,苏共中央作出决议,要清除文艺学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和影响,此后,比较...[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自30年代初到战后,苏联强调把文艺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轨道,比较文学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之外,它的一些方法被斥责为形式主义、唯心主义的东西。1946年,苏共中央作出决议,要清除文艺学中的资产阶级意识和影响,此后,比较...[继续阅读]
缅甸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产生于15~16世纪。每段四行,每行4言(即4个音节)。主要用于表现宗教哲学主题(包括佛本生故事)或训诫性短诗。比釉的典范之作有信摩诃蒂拉温达(1453~1518)的《修行》、《祈祷》等诗。后来比釉体的格律更...[继续阅读]
阿拉伯“叙利亚——美洲”派文学在北美的团体。1920年成立于美国纽约。主要成员有纪伯伦·赫利勒·纪伯伦、米哈伊勒·努埃曼、艾敏·雷哈尼等。宗旨是联合旅居海外的阿拉伯作家,发挥文学在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革事业中的作用...[继续阅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歌中的一个流派,崇尚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的诗风,故而得名。最初产生在意大利,后来流行于欧洲其它国家。彼特拉克的抒情诗细腻地描绘人的精神世界,符合个性解放的要求。早在15世纪后半叶的意大利文学中就...[继续阅读]
俄国社会团体,与文学的关系密切。其领导者是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布塔舍维奇-彼特拉舍夫斯基(Ми-хаилВасилъевичПетращев-скил,1821~1866),故而得名。小组成立于1845年,参加者有青年作家、诗人、军官、公务员、教...[继续阅读]
古波斯语的楔形字铭文。刻在伊朗西部克尔曼沙阿以东30公里的庇苏敦崖壁上500码的高处。是阿契美尼德诸王铭文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全文共414行。记述了大流士一世(在位于公元前521~前486)以前诸王的业绩:居鲁士征服米底王国、镇...[继续阅读]
指单一的人物性格。又译“平面性格”。出自现代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1927)一书。作家围绕着人物性格的某一特征或某一种气质进行刻画,就形成了扁形性格。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米考伯先生所...[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