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用语。来源于拉丁文为positivus,意为“明确的”、“精确的”、“直接的”、“无疑的”、“确定的”、“确实的”、“肯定的”等。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定性”、“实证性”,反对脱离实际...[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西方哲学用语。来源于拉丁文为positivus,意为“明确的”、“精确的”、“直接的”、“无疑的”、“确定的”、“确实的”、“肯定的”等。16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强调观察和实验,要求知识的“确定性”、“实证性”,反对脱离实际...[继续阅读]
法国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个部分之一。与“社会动力学”相对。着重静态地研究一般的社会组织、结构、关系、性质、秩序、规律。孔德认为人人都有利己(个人本能)和利他(社会本能)两种心理,社会生活起源于这两者的调和。社会是...[继续阅读]
亦称“社会物理学”。法国孔德社会学理论的两个部分之一。与“社会静力学”相对。着重动态地历史地研究社会的变迁、进化、发展和动力、根源。因它的目的在于探索社会的进步,着重说明人类道德和心智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动...[继续阅读]
法国孔德关于人类心智发展的理论。认为人类心智(思想、知识、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连续的不同阶段。(1)神学阶段或虚构阶段。人类心智探寻的主要目标是万物的内在本性、一切现象的初始因和最终因,即要求有绝对知识,以虚拟...[继续阅读]
法国孔德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他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类道德和心智(精神)的进步,因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心智发展一样经历了三个阶段:军事阶段,抽象法权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军事阶段相应于神学阶段,神学...[继续阅读]
亦译“人类宗教”。法国孔德后期创建的宗教。主张以人类本身而不是上帝作为信仰、崇拜的对象,提倡人道、人类之爱。认为人类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将人类的各个部分联结在一起的相互之间的爱。人道是人的崇高品质,对人道的崇拜...[继续阅读]
英国穆勒解释物质和外部世界存在的理论。穆勒认为人的认识只限于现象,即限于感觉经验,我们对外部世界、物质的信念也依据于感觉经验,依靠以记忆、期待和联想为基础的心理规律。这种以心理规律为基础的感觉具有恒久的可能...[继续阅读]
亦称“穆勒氏方法”。英国穆勒关于确定现象因果联系的五种归纳方法。在《逻辑体系》一书中提出。即契合法、差异法、契合差异并用法、共变法和剩余法。这些方法在古代已有萌芽,近代培根在其《新工具》一书中进行了初步的...[继续阅读]